ACS Energy Lett.:富镍单晶NCM正极的容量衰减机制 2023年11月7日 上午9:31 • 头条, 干货, 顶刊 • 阅读 6 富镍层状(NCM、NCA 和 NCMA)正极被认为是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主要候选材料。然而,不可避免的容量衰减正困扰着它们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单晶(S-NCM)和多晶(P-NCM)正极的容量衰减机制不尽相同,目前却鲜为人知。 韩国汉阳大学Chong S. Yoon、Yang-Kook Sun等人在这项研究中,对具有各种富镍成分的单晶(S-NCM)和多晶(P-NCM)正极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粒径约为3 μm的富镍S-NCM正极(Ni含量为70%、80% 和90%),以将它们的特性和循环行为与传统P-NCM正极进行比较。 与循环过程中易受晶间微裂纹影响的P-NCM正极不同,S-NCM正极即使在深度充电状态或重复循环下也能抵抗机械断裂。然而,由于锂离子扩散途径有限,S-NCM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在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方面不如P-NC正极。 图1 S-NCM和P-NCM正极的基本电化学性能 S-NCM和P-NCM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差异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H2-H3相变峰被认为是富镍层状正极快速容量衰减的关键指标,随着循环的进行,其衰减程度不同,表明S-NCM和P-NCM正极的容量衰减机制不同。 P-NCM正极的快速容量衰减主要归因于微裂纹的形成,这些微裂纹允许电解液侵蚀,导致类似 NiO的岩盐相的积累。相比之下,由于S-NCM正极的锂离子扩散途径有限,在循环过程中锂离子浓度趋于空间不均匀,这种趋势因高倍率和Ni含量而加剧,导致单个正极粒子内两相共存。 原位XRD和TEM显示,带电的S-NCM90正极的结构不均匀性会引起不均匀的应力,从而造成结构缺陷,进而限制Li+的扩散动力学,最终导致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容量衰减。 图2 不同循环状态下S-NCM90和P-NCM90的形貌 Capacity Fading Mechanisms in Ni-Rich Single-Crystal NCM Cathodes. ACS Energy Letters 2021. DOI: 10.1021/acsenergylett.1c01089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7/d9566c641e/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北师大ACS Catal.:理论计算揭示反应机理:Pd13@TiO2界面处将CO2光催化还原为CH4 2023年11月10日 ACS Energy Lett.:在无负极锂电池中实现均匀锂沉积的高介电聚合物涂层 2023年10月12日 贺艳兵课题组Angew.:确定固态锂电池中离子传输通量的作用 2023年10月7日 郑子剑AEM: 通过简便的倒置负极结构策略实现长寿命锂金属电池 2023年10月15日 汪的华/李威ACS Nano:电化学合成多维纳米结构Si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2023年10月14日 南大钟苗,最新Nature Catalysis!接近热力学极限! 2024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