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博士”和“洋博士”哪个更厉害?读哪个更好? 2023年11月7日 上午10:16 • 话题 • 阅读 10 来源丨王立新科学网博客、科研大匠 来科学网博客“喝茶”的博士们绝大部分是“土博士”,像我这样的“洋博士”是少数。我是在国内读完硕士(87年),留校当了两年青椒(87-89年,西工大计算机系),然后去美国读博士(南加州大学电机系)。93年香港科大教书之后,经常回来讲学交流,加之我负责系里从国内招收研究生,所以我对国内培养博士的情况是很了解的。下面的体会基于我三十多年来的经历与观察。一孔之见,欢迎拍砖。 1、“洋博士”的优势(也是“土博士”的劣势) 1、向众多世界一流学者学习。 在美国读博士需要修许多门课(至少30个学分),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相关研究领域世界一流的学者。通过每星期两次课、每次课一个半小时的频密接触(还可以在答疑时间找老师深度讨论),可以从这些世界一流学者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不仅仅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如何抓住问题的核心。由于所修课程涉及面广(比如我不仅仅修电机系的课,还要修计算机系和数学系的研究生课程),可以在众多领域接受一流的熏陶,这为自己的科研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自己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一流的导师。 导师的作用不是教你具体的知识,而是当你在十字路口一脸茫然的时候告诉你:沿这条路走。这其实对导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样的导师必须自己一直是一线的研究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敏锐的判断力,指出正确的研究方向。我这里所说的研究方向一定是原创性研究(十字路口不知向哪个方向走)。跟踪热门很简单,读几篇热门综述就能夸夸其谈进行指导。 3、潜心钻研学问的环境与氛围。 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讨论钻研具体的科学问题:这个问题如何建模、这个定理怎么证、这个算法能否更快、等等。没有人关心各种指标、各种评比、各种奖项,因为这些东西不存在。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或者提出一套全新的好方法,从而完成一篇“大论文”。经过这样“仙境”的熏陶(带走点儿“仙气”),你会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以后遇到恶略环境更有可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4、世界通用的高含金量博士文凭。 不仅可以在当地找到好的正式工作,直接进入中产阶层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且回国也有许多优惠。国内不少新型高校对“洋博士”还是很欢迎的,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吸引“洋博士”回归。我知道的和我前前后后的同学及师兄师弟们,二三十位吧,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全职回来。 2、“土博士”的优势(也是“洋博士”的劣势) 1、根正苗红,明天的主人。 博士是事业的起点,把这个“根”扎在哪里,对今后一辈子的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内体制的核心是传承,讲究“根正苗红”,接班人一定是信得过的、自己的学生。“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通过报考国内大牛的博士,把“根”埋正,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为明天的主人。“洋博士”失去了“根正苗红”的机会,以后回国发展困难重重,成为“永久的痛”。这是“土博士”最大的优势,也是“洋博士”的致命伤。 2、拿学位相对轻松容易。 国内博士论文虽然有“盲审”,但面对复杂的人情社会,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论文的篇数。相比于质量指标(一篇“大论文”),数量指标(多篇“灌水论文”)要容易完成得多,有多种“套路”可寻以及专业的服务。在美国读博士压力要大得多,老师们火眼金睛,灌水论文根本通不过。而且,达不到要求美国导师可以随时解雇你(所以在美国把导师称作“老板”),而国内如果你拿不到学位导师可能比你更紧张(国内导师与真正的“老板”还有距离)。所以,从辛苦程度和心理压力方面来讲,“土博士”比“洋博士”要轻松许多。 3、可以绕开英语短板。 国内从小学的就是“应试英语”,害了许多人。到需要用英语学习知识、表达思想、进行交流时,才发现困难重重,但已经积重难返,成为“永久的痛”。不少人专业课很好,也很有科研天赋,就是英语不好,成为出国读博士的一大障碍。“土博士”为这些朋友提供了踏入科研大门的机会。英语只是一种表达媒介,同样的知识用中文表达和用英文表达是一样的。现在破SCI鼓励中文发表,为“土博士”开辟更大施展才华的空间。 3、读“洋博士”,还是读“土博士”? 1、如果你很肯定今后在国内发展,那么就读“土博士”,因为“根正苗红”对以后的事业发展太重要了。读“土博士”也不是说一定要做大牛的学生,要看到年轻导师的发展潜力:现在可能没有名,但以后可能很有名。而且,大牛团队庞大,“接班人”竞争激烈,你可能已经“迟到”了。年轻导师刚刚起步(潜力股),你可能是“大弟子”,等年轻导师成为大牛时(潜力股变现),你可以在许多机会面前利用“先发优势”捷足先登。 2、如果你想去国外发展,那么读“洋博士”肯定是最有效的途径。读“洋博士”不仅能成为一流的专业人才,而且可以在读博期间了解西方价值体系、转换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文化方面的基础。在国外找工作,“洋学士”和“洋博士”是最有用的硬通货。“洋硕士”基本上是骗钱的,对找工作用处不大。 3、如果你不确定今后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发展,那么就先读个“土博士”,给自己一些观察与思考的缓冲时间。如果你决定留在国内发展,那么读“土博士”显然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你决定去国外发展,那么可以再去读一个“洋博士”。不少牛人就是这么干的,比如咱们的著名博主谢力教授,就是“土洋通吃”的双料博士。还有我的师弟刘飞龙,在国内拿了博士之后又去南加大拿了个博士,现在在美国老牌大公司工作。 4、如果你就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以后在国内或者在国外都无所谓,那么就应该下决心去读“洋博士”。我在前面“洋博士”的优势中所说的1、2、3点(向众多世界一流学者学习;一流的导师;潜心钻研学问的环境与氛围),对于成长为优秀科学家具有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不是说“土博士”不能成为优秀科学家,而是说对于同样一个人,接受“洋博士”教育能够帮助你成为更加优秀的科学家。如果你是“土博士”去国外做博士后,那么还不如下决心去读个“洋博士”。博士后更多是给别人打工的成分,留给自己的就是几篇论文,而且让人觉得是在别人的框架之下完成的。读博士就很不同,你不仅可以获得“洋博士”学位证这个硬通货,而且可以长时间深入钻研一个问题,完成一篇“大论文”,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结束本博文之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读“土博士”还是读“洋博士”,都是在“个人素质”的基础之上获得一定的增加值。虽然,从学术方面来讲,“洋博士”的增加值要大于“土博士”的增加值,但最终学术水平的高低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素质”。如果两个人的“个人素质”差不多,那么“洋博士”的学术水平要高于“土博士”的学术水平;如果两个人的“个人素质”相差太大,那么读个“洋博士”也是没有用的,依然赶不上高素质的“土博士”。 最后,说了这么多,到底是“土博士”厉害,还是“洋博士”厉害呢?我就以“科学网博客排行”为例来结束吧: 1)在“博客总排行”前十名博主中,只有周涛一位“洋博士”(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博士); 2)在“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前十名博主中,有六位“洋博士”,分别是:马臻(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化学系博士),许鹏(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土木机械系博士),王立新(美国南加州大学电机系博士),赵斌(日本广岛大学博士),张天蓉(美国得州奥斯汀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程宗明(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其他四位博主是“土博士”,分别是:王崇臣(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张军平(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彭真明(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博士),王德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博士)。 综上,“土博士”和“洋博士”到底谁更厉害?您说呢?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7/e37e17b4d3/ 话题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院士:资助总量仅是美国的1/10;要给青年科研人员留下有学术尊严的发展空间 2023年3月25日 ACS Energy Letters:基于不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2023年10月27日 高校老师吐血自白:指导学生论文后,我已修仙成佛…… 2023年10月30日 化工领域的TOP期刊被预警?官方公布89本预警期刊名单,5本高风险期刊 2023年10月25日 国务院任免!顶尖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职务有调整! 2023年4月6日 双一流大学校长,再获奖!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