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实验】复旦大学Nature子刊:让催化剂自适应,获得最佳活性位点!

【DFT+实验】复旦大学Nature子刊:让催化剂自适应,获得最佳活性位点!

成果简介
通过电催化一氧化碳(CO)还原进行生产高能量密度的燃料,为化工生产和间歇性储能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正丙醇是一种有较高附加价值的C3化学品,然而,通过电催化CO还原制取正丙醇仍然存在法拉第效率(FE)较低,转化率较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复旦大学徐昕教授、张波教授等人设计了一种“原子尺寸失配”策略来调节活性位点,并报道了一种Pb掺杂Cu催化剂,其在Cu晶界处形成富Pb环境。原位光谱研究表明,这些富Pb的Cu晶界位点表现出稳定的低配位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表面CO覆盖率、更强的CO吸附能力。
使用该Pb-Cu催化剂,可在流动电解池中实现CO-to-正丙醇,FE达47±3%,半电池能量转换效率(EE)为25%。当应用于膜电极组件(MEA)装置时,当正丙醇偏电流大于300 mA时,FE丙醇稳定在30%以上,相应的全电池EE超过16%,持续时间超过100小时。此外,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和理论研究表明,结构灵活的Pb-Cu表面可以自适应稳定关键中间体,在保持C-C耦合能力的同时增强*CO结合,从而促进CO向正丙醇的转化。
相关工作以《Pb-rich Cu grain boundary sites for selective CO-to-n-propanol electroconversion》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
图文导读
【DFT+实验】复旦大学Nature子刊:让催化剂自适应,获得最佳活性位点!
图1. Pb-Cu和Cu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分析
首先在碳纸上滴涂CuO纳米粉体和Pb盐混合油墨,合成Pb-Cu催化剂,然后在CO气体环境下进行原位电还原,Pb离子从预催化剂中溶解并重新沉积在电极表面,而CuO颗粒则被电化学还原为Cu。为了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了不含Pb盐的Cu催化剂。
HAADF-STEM图像进一步揭示了Pb-Cu和Cu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图1b、c)。与Cu催化剂相比,Pb-Cu催化剂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0 nm,且含有丰富的晶界(GBs)。高分辨率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X)元素映射表明,Pb-Cu催化剂的GBs区域Pb原子密度较高,表明Pb掺杂可能是GBs形成的主要原因,导致了大量低配位的Cu位点(图1d)。
【DFT+实验】复旦大学Nature子刊:让催化剂自适应,获得最佳活性位点!
图2. 不同催化剂对CO吸附的光谱研究与表征
为了深入了解Pb-Cu表面的CO吸附特性,在CORR条件下进行了原位电化学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测试。在2027~2080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是由Cu表面吸附的*CO(*COatop)所形成的(图2a、b)。如图2a所示,Pb-Cu表面的*COatop峰分裂为~2027~2067 cm-1的低波数峰(LFB)和~2075~2080 cm-1的高波数峰(HFB)。而这LFB和HFB分别与台阶面和低配位位点上的*COatop有关。此外,还在Pb-Cu表面观察到桥键结合的*CO(*CObridge)。这些结果表明,Pb-Cu样品上更多的低配位位点,使得多种CO吸附构型和表面CO覆盖的变化成为可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CO在不同电极上的吸附,在不同电位下进行了CORR过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谱测量。位于1900~2150 cm-1范围内的峰来自于Cu位点上*CO的C≡O拉伸,其中低于和高于2000 cm-1的区域分别属于*CObridge和*COatop。与ATR-SEIRAS结果一致,仅在Pb-Cu催化剂上获得了*CObridge物种,并且随着电位的负移和后移,*CO谱峰发生可逆变化。
此外,位于~283 cm-1和~363 cm-1的峰分别与Cu上*CO的受挫旋转和拉伸有关。与Cu表面相比,在Pb-Cu表面观察到Cu-CO拉伸峰发生蓝移(图2c),表明在Pb-Cu表面有更强的*CO结合能。CO的程序升温解吸(CO-TPD)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Pb-Cu的主解吸峰(362℃)出现在比Cu催化剂(294℃)更高的温度下(图2d),表明Pb-Cu样品上的*CO键合更强。
【DFT+实验】复旦大学Nature子刊:让催化剂自适应,获得最佳活性位点!
图3. CORR性能
在流动电解池反应器中对CO制正丙醇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图3a显示了在-0.38~-0.98 V电位范围内,以1 M KOH作为电解液时,多碳(C2+)产物在Pb-Cu催化剂上的FEs。结果显示,正丙醇在-0.58 V时生成,在-0.68 V时,正丙醇的FE达到峰值,为47±3%。相反,纯Cu催化剂上的主要产物是C2(乙醇、乙酸酯和乙烯),在负电位(-0.88 V)下,正丙醇FE最高为28±2%。在-0.58~-0.98 V范围内,正丙醇FEs明显增强,正丙醇电流密度达到38±2 mA cm-2,较-0.68 V时提高了2倍(图3b、c)。此外,在-0.68 V时,与纯Cu电极相比,Pb-Cu催化剂上正丙醇在总多碳产物中的FE提高了2倍(图3d)。
产物的偏电流密度也被归一化为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s),这表明与Cu和Com-Cu样品相比,Pb-Cu样品对正丙醇的本征活性更高(图3e、f)。结果表明,Pb-Cu催化剂上CO-to-正丙醇活性的增强不应归因于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的差异。
在MEA电解槽的催化性能与流动电解池的催化性能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在MEA电解槽中也获得了高的正丙醇FE,可以认为Pb-Cu催化剂仍然具有良好的高表面CO覆盖、以促进C3形成的能力,就像在流动电解池中一样。如图3g所示,在抑制H2析出竞争反应(FEH2< 5%)的情况下,正丙醇FEs在30%以上,全电池EE在16%以上,可维持超过100h。
【DFT+实验】复旦大学Nature子刊:让催化剂自适应,获得最佳活性位点!
图4. DFT计算
DFT计算显示,从这些结构可以看出,Pb掺杂Cu(211)的表面得到了明显的重构(图4a),与Cu(211)表面相比,相同区域的表面原子更少,变得更开放,导致低配位Cu位点的百分比更高(用金色球突出显示)。理论结果有力地支持了Pb诱导并稳定GBs等低配位Cu位点的实验论点。
然后,作者比较了*CO在Pb-Cu表面(图4a)和Cu(211)表面(图4b)的结合强度。如图4c所示,Cu(211)表面存在两种类型的*CO结合,分别对应台阶位点上的*CO和台阶面位点上的*CO。在Pb-Cu表面,存在各种类型的*CO结合,通常比Cu(211)表面强。这可能是由于低配位的Cu原子更多地分散在Pb-Cu表面(金球)上,而Cu(211)表面的铜原子(金球)则集中在台阶位点上,因此由于*CO之间的斥力而难以同时占据。
一般来说,*CO结合强度越强,*CO的覆盖率越高,CO-CO的耦合就越困难。因此,比较了Pb-Cu表面上C2(*COCOHCO)和C3(*COCOHCO)产物与Cu(211)和Cu(100)表面上的关键中间体的生成能。与Pb-Cu表面(图4a)和Cu(211)表面(图4b)不同,Cu(100)表面的计算是在低覆盖率下进行的,这与ATR-SEIRAS的结果一致。然而,结果表明,Pb-Cu表面的*COCOHCO(图4d)和*COCOHCO(图4e)的形成能与Cu(211)和Cu(100)表面的形成能相当,尽管前者的*CO结合强度更强。
此外,作者还研究了*CO和*CCH2的耦合反应,这也被认为是C2的可能来源。与COCOHCO类似,Pb-Cu表面两个位点的反应自由能(图4f)与Cu(211)表面相当,而Pb-Cu表面一个位点的反应自由能较高,与Cu(100)表面相当。结果发现,*COCOH的形成倾向于诱导一个方形状的位点组装(图4f),而*COCOHCO和*COCCH2的形成倾向于诱导一个长而窄形状的位点组装(图4h、i)。这表明,Pb-Cu表面可以自适应稳定不同形状的中间体,表明Pb掺杂使表面结构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文献信息
Pb-rich Cu grain boundary sites for selective CO-to-n-propanol electroconversion,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689-w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7/f2da43099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