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晋七大上将中唯一的院士,曾研发“天河一号”惊艳世界

来源丨科学中国人
他是新晋七大上将中唯一的院士,曾研发“天河一号”惊艳世界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12月12日,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颁发命令状。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七位当中,最特别的当属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
他年轻,出生于1963年,是现役最年轻的上将。
他不是出自战区和部队,而是一位计算机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纲“天河一号”、“银河—Ⅲ”总设计师。
他是新晋七大上将中唯一的院士,曾研发“天河一号”惊艳世界
“天河一号”总设计师杨学军院士,曾获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

31岁的总设计师

1994年,我国决定立项上马“银河—Ⅲ”。
“银河”系列的运算速度一路飙升——I时代的目标还是每秒钟亿次,Ⅱ时代就到了十亿次,到了“银河—Ⅲ”已经在向百亿次冲刺了。这时,不仅技术路线要发生重大变化,还面临着自主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难关。谁能够带领团队度过这一关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宣布了总设计师人选:年仅31岁的杨学军。
这项任命,杨学军自己都觉得意外。
他是新晋七大上将中唯一的院士,曾研发“天河一号”惊艳世界
杨学军
那时,他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仅3年。1983年,杨学军听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每秒运行亿次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这令他对高性能计算机满怀憧憬,决定报考这所学校。
“第一次看到‘银河-I’的心情,就像第一次看到北京天安门一样。”杨学军说。
热爱之下,杨学军脱颖而出。就连“银河-I”总设计师慈云桂教授也在他的博士论文上留下了一行批注:此人要想办法留下来。
留下来的杨学军参与到由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家周兴铭(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的“银河—Ⅱ”研制工作,并受到其亲自指点,受益匪浅。
这么短时间内,从一个参与者变成总设计师,不管做了多少心理建设,杨学军第一次走进“银河—Ⅲ”例会会场还是有些紧张。“在座的大多数都是我的老师,还有的是比我早几年毕业的学长。进门之前胆气还很足,但推门一看,脑子嗡一下,一片空白。后来那次例会说了什么一点都不记得。”
“懵圈”过后,他就带着团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1997年6月,他带领的团队以峰值速度每秒百亿次、研制周期最短,宣告“银河-Ⅲ”成功!
杨学军一战成名。

冒险一役

一般来说,超级计算机的研制以10倍速度逐步递增。比如“银河”系列走的就是“亿次—十亿次—百亿次”路线。
但“天河一号”制定路线时,以杨学军为总设计师的总师组决定,从每秒十万亿次直接冲刺千万亿次。而支撑起这条“捷径”的,是他首创的CPU+GPU异构协同计算技术。
打个比方,CPU(通用微处理器)是一个“通才”,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它决定着其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而GPU(图形处理器)是一个“专才”,强项是处理图像。杨学军认为两者捆绑能够实现“1+1”远远大于1的结果。
2009年3月,杨学军团队进行了第一次尝试。结果令他们大伤脑筋——GPU用于图像处理速度惊人,但让它与CPU放在一块用于科学计算,就变得非常懒惰,计算效能只有20%左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学军带领团队在长沙市郊区的母山基地安营扎寨,进行了大半年的封闭式攻关,终于推出了我国第一台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他是新晋七大上将中唯一的院士,曾研发“天河一号”惊艳世界
“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 新华社发(何书远 摄)
2009年 11月18日,“天河一号”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夺得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好成绩。前10名中,除了“天河一号”,其余9台计算机都是美国研制。
一年后,“天河一号”二期系统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独占鳌头,震惊世界。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摘得这一桂冠的国家。
尽管半年后,“天河一号”的纪录就被赶超,但在此后数年,“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又先后成为新的纪录创造者。“天河一号”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能力研制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在国际超级计算领域开始有了话语权。
到2019年1月,“天河一号”已连续5年满负荷运行,每天并发在线计算任务1400余项,每年完成任务335万余项,为全国3000余个团队和单位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累计近百亿元。

“玻璃房”之痛

高性能计算机是国家基础设施,像高速公路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一样,高性能计算机是高科技的工具和平台。有了高性能计算机,才能通过基于计算的建模仿真,解决大型科学、工程领域通过理论、实验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杨学军看来,超级计算必须要做好,并且要自主地做好!
“天河一号”成功后,2011年12月,杨学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13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19年,晋上将……
在鲜花与掌声面前,杨学军始终对一间“玻璃房”耿耿于怀。
“在中国地盘上有一间屋子,中国人不能进去。这间屋子里有西方发达国家卖给我们的高性能计算机,连操作的技术人员也是外国人,他们对机房进行24小时监控。”
这种封锁对他来说,是一种屈辱的回忆,从见到“玻璃房”的那刻起,他就下决心一定要承担起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也让别人看看,你们能做的,我们照样也能做好!”
这是他的压力,也是他的动力,令他不得懈怠。
来源:新华网、央视网《人物》栏目、经济日报、德州新闻网、三湘都市报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8/26ff7d5ed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