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不是最能帮助你的人,他们才是

来源丨公众号“科研圈”
编译 甄婷  来源 Science, PNAS 编辑 魏潇
对于刚进入学术领域的新人研究生来说,经历 N 次“我是谁?我在哪?我该干什么?”的灵魂拷问是个大概率事件。谁能够拯救这群迷途羔羊?或许你会说有问题就要找导师。不过,一项发表于 PNAS 的研究却告诉我们,研究生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时,最能帮上忙的人不是导师,而是他们……
导师不是最能帮助你的人,他们才是
图片来源: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我应该阅读哪些期刊论文?如何订购耗材?为什么提到何时能毕业的时候师兄师姐们都笑而不语?”想必这些问题对每个刚开始研究生学习的人来说都不陌生。
自然而然,导师会是你寻求帮助的第一人选。毕竟,你是因为看中了他们的博学、为你个人发展带来的帮助、以及拥有的科研基金才选择来到这间实验室。而这正是多年来人们想当然的传统学术谱系模型——师徒制:导师手把手传授智慧,研究生接受智慧,直到导师评定该研究生已经具备独自开展研究的能力才会放手。
《星球大战》里的尤达大师曾经说过:“他们从来都只有两个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一个师傅,一个徒弟。”在学术界,“二人法则”听起来就像是导师与研究生两个人每天形影不离地驻扎在实验室起早贪黑地做实验,窝在实验室的角落补觉一样。直到多年后,你终于掌握了导师传授的全部实验技能,而导师也终于能退居二线,欣慰地看着你镇守他们宝贵的科研遗产……
咳咳,咱们必须要在这里停下了。现实生活可比《星球大战》复杂得多。
首先,你的导师要指导的人太多了。博士后、博士、本科生、助理研究员、实验技术员……这些人都需要你的导师来操心。因此尤达大师的话应该更准确地表达为:“他们从来都是四到二十个人:一个师傅和一群学历各异的学徒,大多数人的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金(。”导师不仅不会没日没夜地手把手指导你,他们还会“轻易”地与你失联好几周。除非你的问题足够重大,否则不要轻易地打扰你的导师。诸如 “我应该添加多少镁?”这样幼稚的问题就不要拿出来问了,但如果你问“如何扑救因添加过多镁而引起的化学火灾事故?”,这一定能得到回应。
其次,导师负责指导你,但他们不只负责指导你。导师的工作包括撰写科研课题申请书、讲授课程、监督实验室工作、提交论文、出席会议并保持双眉紧蹙。任何只花时间在指导学生上的导师都无法维持实验室的长期运营。
第三,少有导师会亲自上阵。想要观摩导师做实验可能是某种幻想,你的导师可能正在考虑把你移交给手边的博士后。

所以,当导师无法指导你的时候,请抱紧以下大腿参考以下指导来源,拯救自己:

 
1. 高年级博士生和博士后
 

“加多少微升的酶?离心机该调多少转速合适?药品从哪里拿又该放到哪里保存?”这些细枝末节却又无比重要的琐碎细节永远离不开高年级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手把手指导,师兄师姐可能会是你研究生阶段叫得最多的名字。事实上,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已经证明,博士后和高年级博士生带给实验室新人的帮助远大于他们的导师!

来自犹他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夏洛茨维尔分校以及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 53 所大学的 336 名生物科学博士研究生(包括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专业方向)开展了为期 4 年的纵向研究,通过对参与者每年独立写作或发表的写作样本(可以来自论文手稿、资格考试、学位论文)盲审评分,追踪并测量了他们的科研技能变化。
根据被追踪对象的选题、文献综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共 12 项能够直接影响科研生涯发展潜力的技能测量数据,研究人员绘制出了他们的学术潜能变化曲线 (LGCs),并基于此将这些研究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技能水平组。
导师不是最能帮助你的人,他们才是
高、中、低技能发展潜力组四年间各项研究技能变化曲线。图片来源:论文
随后,研究人员对 82 名参与者进行定性访谈,并收集研究生们与实验室中有关人员的互动信息,希望了解他们在读博的技能变化过程中接受的学术指导信息。
结果表明,导师的指导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学生一年之内的技能增长变化。但是,在和博士后或高年级博士生一起进行组会研讨后,这些研究生的潜能变化曲线会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导师不是最能帮助你的人,他们才是

 

与博士后和高年级学生的组会研讨能够显著预测博士生在四年间的技能增长,而导师的指导与技能增长并不显著相关。图片来源:论文
与此同时,访谈结果表明,48.8% 的参与者认为博士后是有价值的指导者,博士后能够在实验室提供实践指导和专业的学术反馈,为研究生的研究生涯规划树立榜样,还能提供个人情感上的支持。而学会指导学生也是博士后们在成为导师的路上必不可缺的技能(虽然该技能在他们成为导师后就被忽略了)。
因此,“二人法则”代表的“师徒制”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渐扩增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导师在实验室中扮演的角色与学生的直接接触将会越来越少,而鼓励高年级博士生和博士后积极参与低年级学生的研究指导的“级联导师制”逐渐体现出优势,实验室新人会在和高年级研究生或博士后的学术交流中得到更积极有效的技能发展。
导师不是最能帮助你的人,他们才是
图片来源:phdcomics.com
当然,能帮上忙的不止是师兄师姐:
2. 网络资源
永远别忽视信息技术时代带给你的舒适!当你对研究心存疑惑,或是已经对追踪导师的行迹而感到精疲力竭,或是因为社恐而不敢开口时,请不要担心:Google 也可以成为您的导师!Google 知道一切!
3. 助理研究员
这也是一个好的求助选项,他们每天在实验室工作,对实验室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可能与你的导师一样有经验,只是没有令人羡慕的职称和薪水。
4. 本科生?
你可能还在自豪于自己“不耻下问”的谦逊品质,然而这些“初生牛犊”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很可能会把你的问题转变为无数个自己的问题,并接连不断地向你发出挑战。
5. 其他导师?
向其他导师求助可能会让你觉得是一种欺骗自己导师的行为,你总担心有一天他们会偷偷向你的导师打小报告。然而,“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大胆去问吧,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被严词拒绝,而最好的结果很可能是他们扔给你一笔科研经费让你挥霍。
导师不是最能帮助你的人,他们才是
图片来源:phdcomics.com
当你在读研期间感到迷茫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害怕,微笑着面对它!试着向你导师以外的人寻求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你的博士后和高年级师兄师姐。学着建立一个可以寻求帮助的人际网络,并学会用好它。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导师正在远处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你,并准备给你加补助。
毕业了发文章了拿奖学金了,记得请师兄师姐们吃饭!
编译来源: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9/11/experi-mentoring-where-turn-when-your-pi-can-t-help
论文信息:

Postdocs’ lab engagement predicts trajectories of PhD students’ skill development. DOI:https://doi.org/10.26078/X535-HW49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8/eea552e9d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