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化科研绘图”←关注它
宇宙中做催化的人都知道,这两年在催化领域出现在C位期刊上的文章非“单原子”莫属!那这是为什么呢?
小编是这感觉的:这两天都在讨论杨振宁老师的伟大之处除了拿了诺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一脸懵),还有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杨-米尔斯理论实现了强力和弱力的大统一(真不知道是啥哈);而单原子催化剂兼具均相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和多相催化剂结构稳定易分离的特点,也极有可能是实现催化理论大统一的重要突破口;我想催化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就是实现这种理论的同意吧。
这么厉害的催化剂,当然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在介绍单原子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之前,小编就来聊聊单原子催化这个事儿,以下是推荐阅读,点击跳转:
单原子催化的概念:在说道什么是单原子催化之前,有必要说说什么是催化?
Catalysis(催化)最早是由Berzelies(1835)明确提出:由催化剂施加给反应体系的一种新式的能力(power)。在希腊语中Catalysis原本指“破坏分解”。下面是原文!
Berzelies (1835): This is a new power to produce chemical activity… When I call it a newpower, I do not mean to imply that it is a capacity independent of the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tance. On the contrary, I am unable tosuppose that it is anything other than a kind of special manifestation ofthese, but as long as we are unable to discover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itwill simplify our researches to regard it as a separate power for the timebeing. It will also make it easier for us to refer to it if it possesses a nameof its own. I shall therefore call it the catalytic power of the substance, andthe decomposition by means of this power catalysis… Catalytic power actuallymeans that substances are able to awaken affinities which are asleep at this temperature by their mere presence and not by their own affinity.
在这之后,1888-1905年,W. Ostwald对催化(反应)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展和明确了催化概念。
W.Ostwald (1895): Any substance that alters the velocity of a chemical reactionwithout modification of the energy factors of the reaction.
W.Ostwald (1902): A catalyst is any substance that alters the velocity of achemical reaction without appearing in the end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W.Ostwald (1902): A substance that changes the velocity of a rxn without itselfbeing changed by the process.
W. Ostwald这哥们儿是个大人物啊,接二连三发表重要讲话,附照一张,膜拜膜拜!果然帅气逼人啊。
Wilhelm Ostwald (1909,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大牛之后,有权威的部门很久之后出来说话了,那就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催化作了统一的规定。
IUPAC(1981,只能感叹,一个纯理论的发现从开始到被证实认定真的是要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这期间如你我这般的人虽没写在历史上,但是也是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啊!):A catalyst is asubstance that increases the rate of reaction without modifying the overallstandard Gibbs energy change in the reaction, the process is called catalysis,and areaction in which a catalyst is involved is known as a catalyzed reaction.
这之后就明确了催化(反应)的具体概念,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概念明显强调了涉及催化剂的反应才叫催化反应。可见,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是多么重要!那能够用一套理论去设计催化剂以达到想做什么反应就做什么反应,这又是现阶段而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去摸索的!
各种均相和非均相的催化反应层出不穷;现在,均相催化机理相对较为明确,但是呢限于催化剂的可持续利用等缺点,仍然不是最理想的催化剂,非均相才是啊;但是呢,非均相催化的研究机理由于催化体系的复杂性一直似乎停滞不前,那么能否有这么一个催化剂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呢?这个时候,单原子催化亮相啦!(以上纯属个人YY,不喜勿喷啊!也可以留言讨论哟)
最近几十年,纳米科学的发展更新了人们对催化剂的认识,产生了“纳米催化”的概念,由于纳米催化剂颗粒尺寸小,表面与体积比的分数大,表面原子的键态和电子态与晶体内部不同,原子配位不饱和导致催化剂表面反应活性位增加。
经过几十年催化科学的发展,以及纳米催化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出现,人们已经掌握很多催化反应研究和表征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的能给出宏观层次信息,有的能给出微观层次信息。但是,人们对于催化的本质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催化的本征特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催化工作者通过将物理-化学的新效应、新现象和新方法应用于催化反应的研究,可以更加精确地测定催化剂活性位的结构和数量,提高对催化剂表面催化过程的分辨能力,进而理解催化的本征特性。
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催化剂活性组分颗粒尺寸减小所带来的尺寸效应对于催化反应具有极大地影响。图 1 中可以看出,在催化科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减小活性金属粒子的尺寸提高金属原子利用率,获得催化剂的高活性。理论上讲,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极限尺寸为单个原子,此时活性成分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传统的催化剂以及称之为“纳米和亚纳米”的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远低于这种理想的水平。
图1. 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图片来自:Acc. Chem. Res.,2013, 46, 1740–1748.)
2011 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课题组成功地制备了 Pt1/FeOx单原子 Pt 催化剂。
在报道中,首次提出了“单原子催化”的概念。
经过近8年的发展,催化人从理论以及实验中发现单原子催化剂不同于纳米和亚纳米催化剂。当粒子分散度达到原子尺寸时能够引起诸如表面自由能、量子尺寸效应、不饱和配位环境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性质发生急剧变化。
正是单个原子与纳米(亚纳米)粒子显著不同的特性,因此赋予单原子催化剂的神奇催化性能。
由于单原子催化剂兼具均相催化剂的均匀单一的活性中心和多相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易分离等特点,单原子催化剂被认为是架起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的桥梁。因此,单原子催化有望将均相、非均相以及酶催化统一,形成 “大”催化理论的重要突破口,可以帮助催化人更好地认识催化反应(特别是非均相催化反应)的本质。
单原子催化剂拥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当金属粒子减小到单原子水平时,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导致金属表面自由能急剧增加,并且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在制备和反应时极易发生团聚耦合形成较大的团簇,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等。因此,获得优良的稳定性和大的负载量是单原子催化剂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众所周知,载体的差异会导致负载于载体表面的金属活性组分的金属分散性、电子效应以及载体之间相互作用不同;所以,载体的选择在制备单原子催化剂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在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寻找与金属原子存在强相互作用的载体或者对载体改性手段,制备稳定性强、负载量高的单原子催化剂。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些单原子的制备方法了。
制备单原子催化剂,首先需要考虑将孤立的单个原子负载于载体之上,避免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发生金属原子的团聚。
理论上,提高单原子金属的负载量和避免团聚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增大载体的表面积,二是增强金属和载体的相互作用。
基于以上两种措施,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浸渍法、质量分离软着陆法、原子层沉积法等。
下面将对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简要的总结。
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最早被采用合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手段之一。
共沉淀法通过在溶液中加入两种以上的金属盐,形成均一溶液,再通过沉淀剂的作用形成沉淀。所得的沉淀经后续煅烧处理,即可合成负载单原子金属的催化剂。共沉淀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之中。
宇宙中第一篇关于单原子催化的论文于2011 年乔波涛(现任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首先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Pt1/FeOx单原子Pt催化剂。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首先将贵金属的前驱体(氯铂酸)以及 Fe(NO3)3在水溶液中混合,调节溶液 pH =11 使贵金属与载体同时沉淀。经过后期过滤,洗涤,焙烧得到单原子Pt1/FeOx。
共沉淀法制备简单等特点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
该方法的不足在于: 金属负载量不能过高,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多个参数都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很大,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前驱体的加入速度、液滴大小、搅拌程度、反应温度、pH 值以及反应时间等。另外,共沉淀法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过程中,一些金属原子会被掩埋于载体聚集界面或包裹于载体中,这些被掩埋的单个金属原子不能与反应分子接触并参与反应,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原子催化剂的性能。
浸渍法:浸渍法是传统多相催化剂经典制备方法之一,其方法又可以分为等体积浸渍和过量浸渍法。浸渍法是负载型催化剂广泛采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制备过程中,含有催化活性组分的溶液中放入催化剂载体,活性物质在载体表面吸附后,除去剩余液体,将剩余组分进行干燥或焙烧、活化等过程,最终可制得所需催化剂。
浸渍法适合大多数载体,尤其是在已成型的纳米材料之上制备单原子催化剂,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制备高金属负载量的单原子金属催化剂。
等体积浸渍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不会浪费昂贵的金属原料的优点,但是,等体积浸渍法很难保证金属原子以单个原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载体的表面。过量浸渍法依赖于载体表面对前驱体溶液的吸附容量,这种方法是否能够得到单原子催化剂以及金属原子负载量的高低与金属和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息息相关。
由于溶液酸碱性不同,当氧化物载体分散于水溶液中时,会发生极化并带上电荷,在酸性溶液中,表面吸附位点(M-OH)带正电荷,并被阴离子覆盖,而在碱性溶液中,表面吸附位点(M-OH)带负电荷,并被阳离子覆盖。根据 Brunelle 吸附理论模型,控制金属分散性的关键参数包括: 金属前驱体的类型和浓度、水溶液的 pH 值、载体和载体表面官能团的类型等。
在浸渍法中利用金属原子的配位形式以及浸渍溶液对金属吸附行为进行调节,最终可得到单原子分散的催化剂。
张涛院士课题组也报道了通过浸渍法合成的以氧化锌纳米线为载体的单原子Rh催化剂(Rh1/ZnO)。
具体合成方案为:将氧化锌纳米线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之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合适浓度的三氯化铑溶液,搅拌3小时并熟化1小时后,将沉淀物过滤并洗涤干燥,将干燥好的样品在H2/Ar混合气中200 °C下煅烧0.5小时,最终得到分散在氧化锌纳米线上的单原子Rh催化剂。
沉积-沉淀法:溶液中金属盐离子和碱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等沉积在载体表面上,制备催化剂的一种方法。
在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通过控制金属盐的浓度可以得到分散度高的催化剂甚至单原子催化剂。利用沉积-沉淀法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关键是金属离子沉积到载体的表面上,一定要达到原子级分散的状态,这种方法适合于制备均匀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但其缺点在于负载量很低。目前,通过在载体表面修饰上可以与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溶液进行相互作用的位点,可以得到负载量较高的单原子催化剂。
强静电吸附法:Brunelle吸附模型理论认为大多数贵金属配合物可以通过库仑力吸附于载体之上。
在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中,金属离子配合物通过强静电作用吸附到载体表面,是制备高品质单原子金属(尤其是贵金属)催化剂的重要方法。
众所周知,氧化物表面往往覆盖一层-OH,在水溶液中时,氧化物在等电点之下会带正电,在等电点之上会带负电。当金属离子配合物锚定于载体表面时,会形成一层单层,后处理去除影响金属原子稳定性的配体,可以实现金属单原子最大限度的负载。
通过实验发现,载体表面不均匀的官能团和缺陷、溶液的 pH 值等会影响金属配合物在载体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而影响最终得到的单原子催化剂的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载体、载体表面功能化,以及强锚定物种(金属或者贵金属)是制备高稳定性单原子催化剂的关键。
2016 年厦门大学郑南峰教授课题组利用光化学辅助结合强静电吸附方法合成了Pd1/TiO2单原子Pd催化剂,Pd的负载量高达1.5%,且该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活性(商业催化剂的 9 ~55 倍)。
原子层沉积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Suntola 博士等在寻找一种高质量的电致发光薄膜材料过程中开发了一种薄膜沉积技术,即原子层沉积,简称 ALD,该方法是一种将载体材料交替暴露于不同反应前驱体的脉冲蒸汽中,物质以自限制的方式逐个原子层地沉积在载体表面的方法。
ALD 可以精确地控制沉积参数,使得金属原子在载体表面均匀沉积且重复性好,而且 ALD 亦可精确控制不同材料以原子层的方式生长来形成具有不同形貌的复合物,探索颗粒尺寸、载体表面特性,金属或者合金纳米颗粒表面的包裹层为催化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模型催化剂。
ALD 手段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前驱体得到高分散和高负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同时这种方法具有自限制性能够有效阻止所沉积金属的聚集。
目前,由于 ALD 技术的精确可控,自限制等众多优点,使得 ALD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过程之中。
总之,ALD 是研究负载型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的重要手段。Piernavieja-Hermida等人报道了通过两步ALD过程制备二氧化钛包覆的单原子Pd催化剂。首先,含Pd的前驱物吸附在三氧化二铝基底上。含Pd前驱物的配体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有效地抑制了Pd原子的团聚。第二步,再次通过ALD手段将二氧化钛选择性地沉积在三氧化二铝基底上,在含Pd前驱物周围形成二氧化钛纳米孔洞。将含Pd前驱物的配体移除后得到二氧化钛纳米孔洞包围的单原子Pd催化剂。
有机金属配合物法:利用具有确定结构的分子配合物能够和载体表面官能团发生配位反应的特点,使金属物种锚定于载体表面,从而制备确定金属原子位置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
利用有机金属配合物法制备单原子催化剂时,为了保持分子配合物的特性,需要配体和载体表面官能团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利用具有精确的分子配合物制备孤立位点负载型催化剂时,可以精确控制金属原子的位置、数量以及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为催化机制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催化剂。
热解合成法:适合于基团修饰的多孔碳基材料作为载体合成单原子催化剂,具体通过以下步骤:
首先,金属的前驱体可以与被修饰基团发生配位作用,而嵌入到多孔材料表面上,然后,将所得到的催化前驱材料在惰性氛围内高温处理即可得到目标单原子催化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以高比表面碳基材料为载体的高负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M-NC催化剂,熟悉吧!)合成碳基单原子催化剂普遍采用的合成方法。此种方法一般需要将金属前驱体负载在碳基前驱体上,再经后续高温煅烧,所合成的最终产物一般为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
莱斯大学James M. Tour教授课题组通过热解法合成了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Co催化剂。氧化石墨烯与氯化亚钴混合分散在水中,并经过超声得到均一分散溶液。所得溶液经冷冻千燥后在NH3/Ar混合气中750 ℃下锻烧1小时,即得到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Co催化剂。
张涛院士课题组的刘文刚博士(现任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等人也通过类似方法合成了单原子M-NC(M=Fe、Co、Ni)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生物质转化(好像没说错吧)。
此外,对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及衍生物等前驱物进行热解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合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有效手段。以MOFs为例,MOFs为金属节点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而成的三维晶态多孔材料。金属离子在MOFs.中可呈单原子分散状态,而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有机配体在热解过程中转化为碳基载体。因此,MOFs及其衍生物是构建碳基单原子催化剂非常理想的前驱体。
图2. Co SAs催化剂的合成示意图。(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2017, 8078–8081)
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领衔的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利用MOFs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Co单原子催化剂。如图2所示,在MOFs合成过程中加入两种金属Zn和Co的金属盐,制备了含有两种金属节点的MOFs材料。通过控制易挥发性的Zn的加入量来控制Co原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在高温热解过程中Zn原子在高温下挥发从而得以去除,有机配体在热解过程中转化为氮掺杂的多孔碳基底,并固定单原子Co,最终制得氮掺杂的多孔碳负载的单原子Co催化剂(Co NPs-N/C)。未加入Zn盐而只有Co原子的MOFs在热解过程中,Co原子则团聚为颗粒,最终制得的催化剂为氮掺杂的多孔碳负载的Co颗粒催化剂(Co NPs-N/C)。其课题组也以此方法制得了氮掺杂的多孔碳负载的Ni、Ru、Fe等单原子催化剂。
当然,此种方法的变体较多,类似的方法还有张涛院士课题组的黄延强研究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的刘彬教授合作发表在Nature Energy上的Ni-N/C,其第一作者为南洋理工的博士后杨鸿斌老师(现任苏州科技大学教授);以及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课题组的汪国雄研究员发表在Energy and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的Ni-N/C单原子材料。(M-N/C出的可都是大文章啊,你我都不敢想的呀,这类材料对于研究催化反应真的再合适不过了,是否还有新的契机呢?看运气吧)。
高温气相捕集法:此方法是指在高温氧化氛围内,金属前驱体可以被氧化成氧化物(MOx),这些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被载体捕集,沉积在载体的表面,进而得到单原子催化剂。
2016 年,Jones 等利用高温气相捕集法制备了具有高温稳定性的 Pt1/CeO2单原子催化剂,所得到的单原子 Pt 催化剂对 CO 氧化反应时表现出了极好的高温抗烧结性能。这种方法适合于制备以纳米晶为载体的单原子贵金属催化剂。
限域效应禁锢法:此种方法是利用化合物的限域效应,将单个金属原子禁锢于载体的晶格或孔道之中,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2012年,复旦大学唐幸福教授课题组利用 MnO2的孔道限域效应得到了 Ag 负载量高达 10 % 的MnO2 担载的单原子Ag催化剂,该催化剂对于甲醛氧化反应具有极好的催化效果。
除了上述方法外,固相熔融法、逐步连续还原法、燃烧法、离子交换-NaBH4还原法、高温气相输运法等方法也可以合成单原子催化剂;近年来,由于单原子催化剂的火速发展,其具体合成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下一个是不是你呢?你也可以为单原子的发展添砖加瓦哟,C位期刊等着你呢,成功逆袭的绝佳机会,快快加油吧!
介绍一通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之后,我们也简单聊聊单原子催化剂的特性呗!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主要具有以下独特的性质:
(a) 金属活性中心处于低配位环境中,导致金属的表面自由能增加,从而增加了金属位点与载体及被吸附物质间的化学作用;
(b) 负载型单原子催化剂中每个金属原子分别作为一个反应活性位点,较相应的负载型金属颗粒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及特定产物选择性;
(c) 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合成时金属前驱体用量较少,较合成相应的负载型金属颗粒更节约资源;
(d) 在液相反应中,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与相应的均相催化剂比拟,同时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可回收再利用,克服了均相催化剂不可回收的缺点。
当然,对于一种才发展不到10年的新型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还有居多独特的理化性质待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从而进一步深化单原子催化剂对催化过程的影响。
简单阐述完单原子催化的特性之后,那么再就来聊聊单原子催化在光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哈。
光催化在清洁能源的存储与转换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为可存储的化学能、电能等是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光催化反应的三个基本过程:光吸收、光生载流子分离以及表面的催化反应而言,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以及迟缓的表面反应严重制约着光催化的能量转换效率。
如何将光生电子与空穴有效的分离是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据现有研究表明:单原子催化剂在光催化方向的应用主要包括光催化分解水产氢以及光催化CO2还原。
在光催化剂上引入单原子催化位点可以有效地调控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及表面的催化反应,从而提升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及光催化的能量转化效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韦世强教授课题组通过磷化在g-C3N4上构筑了单原子Co催化活性位点(Co1-phosphide/PCN)。Co1-phosphide/PCN中的单原子Co活性位点同时调控了光生载流子分离和后续的催化反应活性(图3),实现了高效的光催化全解水性能。同时单原子Co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g-C3N4的光致发光强度,表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被严重抑制,还发现认为单原子Co活性位点加速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缩短了g-C3N4基底的荧光寿命。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Co1-phosphide/PCN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全解水性能,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比例为2:1。在420 nm光激发下,催化剂的量子效率可达3.6%。相比空白样g-C3N4、PCN以及负载CoP团簇的PCN等样品,其光催化分解水性能得到巨幅提升。
图3. Co1-phosphide/PCN光催化全解水示意图。(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9312–93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宋礼教授和熊宇杰教授课题组报道了部分氧化的石墨烯负载的单原子Co,用于CO2的光催化还原反应。[Ru(bpy)3]Cl2作为光吸收剂,光生载流子经石墨烯传递到活性位点单原子Co上,进行后续的CO2还原反应。石墨烯作为桥梁,将光吸收剂和催化活性位点连接起来,并提供快速的光生电子传输通道,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光生电子在单原子Co活性位点上进行CO2还原,并高效地将其还原至CO,催化转化数为378,催化转换频率为3.77 min−1,优于经典的异质光催化剂。此项工作为在光催化剂上构建活催化活性位点提供了新思路。
当然,单原子催化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例子,研究太多,从单原子催化提出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地球到宇宙,还有很多很多不惜辛劳在这一领域耕耘,还希望各位在留言区多多讨论在这一领域深耕的科研工作者们。由于单原子催化科学还在起步阶段,很难做到针对某一反应去设计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单原子催化剂,同时,某些反应可能需要催化剂表面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原子协同才能够完成催化反应。因此,目前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研究者们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了解单原子催化剂催化反应的过程,推动单原子催化科学的进步。
自2011 年“单原子催化”概念提出以来,催化工作者已经制备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单原子催化剂(可以说周期表已经被玩儿了一遍又一遍吧),研究发现,对于某些反应,单原子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值得一提的是,“单原子催化”是一个由中国催化界提出并影响着国际催化领域发展的概念,“单原子催化”概念已提出了8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虽然对于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优异的成果,但是,单原子催化学说的发展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单原子催化剂还存在着制备方法不成熟、负载量较低、热稳定较差以及可催化反应的局限性等缺陷。需要催化工作者尤其是单原子催化工作者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发展单原子催化科学。另外,单原子催化机制也需要更多的工作去研究和发现。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合成方法和先进的表征手段出现,深入的机制研究以及精确的理论计算等,一定会促进单原子催化科学的发展,最终得到工业化应用的进程。
聊到这里,关于单原子催化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本文的撰写小编参考了不少课题组的文献资料,主要涉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课题组,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课题组以及北京工业大学何洪教授课题组。那下面小编也在此一一简介一下各位大佬。
张涛,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9年张涛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之后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1990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组副组长、组长、室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8年获得中国催化青年奖。2009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涛主要从事能源化工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航天飞行器姿态控制催化剂;环境催化(NOx和CO脱除);单原子催化;生物质催化转化。
课题组主页:http://www.taozhang.dicp.ac.cn/
李亚栋,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6年李亚栋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入选首批清华大学百人计划;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李亚栋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致力于挑战金属团簇、单原子催化剂以期实现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探索实现催化新反应,解决催化剂均相催化异项化实验室与工业化技术难题。
课题组主页:http://www.liyadong-group.com/
谢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
1984年谢毅从阜阳一中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92年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研究生;1996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学者;2003年谢毅作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化学科学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节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国际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2015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同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谢毅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理论和性能,以及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学及基于电、声调制的无机功能固体设计的研究。
课题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yxie/index.htm
本期关于单原子催化光催化篇的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单原子催化目前应该是处在催化研究领域的前沿,欢迎对单原子催化感兴趣的在文末一起沟通探讨关于此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下期我们接着聊单原子催化在电催化领域应用的那点儿事儿哟!
愿每一个硕博都眼里有光、心里有海、身边有人、脸上有笑!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13/0132339e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