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来源 | 科学网、凤凰网科技、澎湃新闻、募格学术
“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
颜宁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一个问题,经历相对先进的研究生课程是一种幸运。”
11月1日,在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举行的第九届女性科学家论坛(Women In Science Forum)上,有人抛出上述问题,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创始院长颜宁教授直言:“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颜宁: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颜宁: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图:第九届WIS活动现场
“在中国,很多机制需要优化”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日,在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举行的第九届女性科学家论坛(Women In Science Forum)上,有人抛出上述问题,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创始院长颜宁教授直言:“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她表示自己很幸运,因为她的导师从未在实验室中区分男性和女性。“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问题。”
论坛以问答形式进行,提问包括预先收集的问题和现场自由提问两部分,多位中外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如何选择专业领域、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等问题。
一位硕士生提问道,研究尚未完成,而导师在催促其发表论文,面临毕业论文的压力,应该如何处理?另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一位女性说,感受到导师对她的歧视。
颜宁: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图:第九届WIS活动现场
深圳医学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潘孝敬建议前者首先与导师开诚布公地讨论,“但如果你的导师对你不太友好,最好的办法是更换导师。”
对于上述问题,颜宁表示,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她举例道,在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未来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有相应的委员会会提供帮助。“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颜宁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一个问题,经历相对先进的研究生课程是一种幸运。”
科学界的一个现实是,女性在历史上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或贡献比男性更少。有人提问,如何看待女性做研究的利弊?
Simon Scheuring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本质上不应该有赞成或反对。在他所在的国家瑞士,物理、化学等学科仍然是男性主导的领域,而当他去到法国巴黎的居里研究所,学习物理的人中有一半是女性。“成功的女性科学家是下一代的榜样,使下一代更容易成为像她们那样的人。”
颜宁表示:“也许我们无法想象同行正面临什么样的恶劣环境。”她提到,一位著名女性科学家曾在一场论坛上告诉她,多年以前,她在申请一位哈佛大学教授的实验室时,被告知不接收女孩。
颜宁也认为榜样非常重要,“我很幸运,进入了女性友好的研究环境。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系有三分之一的教授和助理教授是女性,她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很聪明、勇敢。”
“做研究没有性别的区分。在实验室里,我的导师从来没有像对待女孩一样对待我,男女学生没有区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变得更加自信。”她说。
女科学家论坛
女科学家论坛是颜宁于2015年在清华大学发起并组织的年度论坛,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地探讨女性在科研及相关领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女科学家论坛的第一次小小出圈要追溯到2020年,面对科研界老生常谈的【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问题。
颜宁表示,「你们为何从来不问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2020年12月27日,未来论坛联合女科学家论坛举办了一场“女科学家去哪儿了——科学伉俪专场”活动。
这也是颜宁发起的女科学家论坛第一次出现男性嘉宾的身影。论坛邀请的 4 对科研伉俪,分别处于事业的不同发展。

颜宁: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其中有院士夫妻,博导夫妻,助理教授夫妻和博士后夫妻。 
颜宁: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这次论坛中,颜宁对话了这4对科研夫妻,并追问男性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科研伴侣怎样相互扶持,以及女性科技工作者如何从社会中获取力量等。提供了多元视角来观照科研女性。
论坛的举办启迪女性科研工作者觉醒,让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女性科研工作者工作与生活的境遇,而这也正是论坛每年举办的初衷。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13/982d09942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