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锂负极当前存在的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Li−S电池的能量密度,厦门大学方晓亮和郑南峰教授(通讯作者)课题组设计出一种具有核壳结构(yolk-shell)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层包覆泡沫金属(M@NPCN, M = Cu or Ni),以此材料作为三维集流体能够容纳大量的Li并引导Li均匀的成核生长产生无枝晶形貌,提高了库仑效率和使用寿命,使碳/硫正极的稳定性显著提高(1400个循环以后,容量保持78.1%)。更重要的是,研究者们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高面积容量的Li-S全电池(9.84 mAh cm-2),其Li利用率高达82%。这项工作以Robust Lithium Metal Anodes Realized by Lithiophilic 3D Porous Current Collectors forConstructing High-Energy Lithium−Sulfur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
为了便于比较,研究者首先通过控制浸涂工艺制备了半铜半NPCN表面两面结构的Cu@NPCN集流体。在1 mAh cm-2条件下铜侧覆盖着大量长度为数十微米的随机排列的锂枝晶,而NPCN一边侧未见明显的锂枝晶。
在电解/电沉积过程中,用原位扫描电镜表征了电位-时间曲线上标记的7个典型阶段( I – VII)的照片。I-II阶段是锂离子插入到Cu@NPCN中的过程,当电压低于0V时锂开始在Cu@NPCN上不断形核生长,形核过电位为12 mV。在II阶段锂均匀地沉积在Cu@NPCN骨架上,随着锂不断沉积孔隙大小逐渐变小。III阶段当实际面积容量达到5 mAh cm-2时,顶部大孔隙被锂填满,得到的Li/Cu@NPCN复合材料非常光滑,表面无明显的枝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IV阶段当实际面积容量达到10 mAh cm-2时,这种光滑的锂表面也可以保持。阶段IV – VII表明锂逐渐从Li/Cu@NPCN中剥离,同时Cu@ NPCN大孔结构逐渐重新出现。
在电流密度为0.5 mA cm–2,面积容量为1 mAh cm–2条件下Li|Li/Cu@NPCN的循环稳定性(1600 h)显著优于Li|Li/泡沫铜 (650 h)和Li|Li/铜箔(400 h),电压滞后低(20 mV)且稳定。
当电流密度为1 mA cm–2时,Li|Li/Cu@NPCN循环1200 h,电压滞后稳定在30 mV。而Li|Li/泡沫铜和Li|Li/铜箔的寿命分别下降到320 h和150 h。并在电流密度为0.5、1、3、5、10和20 mA cm–2时,测量了Li|Li/铜箔,Li|Li/泡沫铜,Li|Li/Cu@NPCN对称电池的倍率性能。虽然电压滞后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与Li|Li/铜箔和Li|Li/泡沫铜相比,Li|Li/Cu@NPCN的电压滞后最小。Li/Cu@NPCN的电化学性能是文献中报道的最好的锂负极之一。
图5 Li−S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揭示M@NPCN负极的应用潜力,采用了最新研制的N掺杂空心碳碗(NHCB)作为含硫载体。采用熔融扩散法制备了含85%硫的NHCB/S复合材料作为正极,为便于比较,将NHCB/S分别与锂箔、Li/Cu、Li/泡沫铜和Li/Cu@NPCN配对组装成四个纽扣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由于不稳定的锂负极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差,限制了硫正极的实际应用。但以Cu@NPCN作为三维集流体,Li/Cu@NPCN| C/S电池经过300次循环后,表现出高容量(816 mAh g-1)和稳定的CE(约99.9%)并且依然保持光滑的表面形貌。在2 C的高倍率长循环测试中(ca. 8.4 mA cm-2),Li/Cu@NPCN|C/S电池在1400个周期后提供690 mAh g-1的容量,容量保持率为78.1%。
整个电池的充放电测试显示出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0.84 mA cm-2的激活过程中,Li/Cu@NPCN| CNT/S电池的初始面积容量高达11.86 mAh cm-2,对应超高锂利用率为98.8%。在1.68 mA cm-2电流密度下循环45次后,锂利用率为98.3%的CE为82 %,面积容量仍然保持较高值9.84 mAh cm-2。Li/Cu@NPCN|CNT/S电池的面积容量和锂利用率明显高于目前性能最好的锂金属电池。 总结与展望
由于NPCN可以引导均匀的锂形核和生长,在高电流密度10 mA cm–2条件下,也能够有效地在M@NPCN上沉积锂金属,同时避免了锂枝晶的生长。Li/M@NPCN复合材料负极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以Li/M@NPCN为负极组装的高硫含量Li−S全电池具有高的面积容量(9.84 mAh cm-2)和高锂利用率(82%)。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的锂负极三维集流体制备方法,推进了实际可行的Li−S电池体系的发展。
文献信息
Robust Lithium Metal Anodes Realized by Lithiophilic 3D Porous Current Collectors for Constructing High-Energy Lithium−Sulfur Batteries(ACS NANO,2019,DOI: 10.1021/acsnano.9b0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