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张家森&彭练矛Nature子刊,首次利用原子厚度材料实现三维光电混合集成

近几年,硅基集成电路的速度遭遇瓶颈、停滞不前,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引入光子学器件,部分取代电子学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处理和互联器件,这就要求光子学器件具有像电子学集成那样的小尺度和三维集成能力,同时具有和电子学集成兼容的制备工艺。这些要求使得光电混合集成面临巨大的挑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北大张家森&彭练矛Nature子刊,首次利用原子厚度材料实现三维光电混合集成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光学所张家森教授团队与信息科学学院彭练矛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和碳纳米管的三维光电混合集成系统,该系统与现有的COMS制备工艺兼容,可以实现光子学和电子学的三维集成和互联,为解决集成电路的速度瓶颈提供了一种方法。他们演示了几种集成回路,包括在片光操控回路、波长和偏振复用回路和具有COMS信号处理电路的集成模块。

北大张家森&彭练矛Nature子刊,首次利用原子厚度材料实现三维光电混合集成

这种三维集成系统的优点包括:

1. 使用低温COMS兼容制备工艺,可以在单片集成回路中集成光子学模块、电子学信号处理系统和存储系统;

2. 利用具有原子厚度的碳纳米管材料以及金属工艺,使得光子学集成和电子学集成在材料上兼容;

3.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使得光子学器件尺度可以和电子学器件尺度相近,便于集成;

4. 碳纳米管的工作波段可以覆盖整个通讯波段,这是硅材料无法做到的;

5. 光电探测器工作于光伏模式,可以减小能耗。

北大张家森&彭练矛Nature子刊,首次利用原子厚度材料实现三维光电混合集成

该工作是首次利用原子厚度材料实现三维光电混合集成,可以实现更小的尺寸、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功能,同时,有可能解决电子学集成回路在速度上的瓶颈。

相关文献: 

[1] Yang Liu, Jiasen Zhang, and Lian-Mao Peng,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plasmonics and electr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1, 644-651 (2018). 

[2] Yang Liu, Jiasen Zhang, Huaping Liu, Sheng Wang, and Lian-Mao Peng, Electrically-driven monolithic subwavelength plasmonic interconnect circuits. Science Advances 3, e1701456 (2017).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28/d561d5e68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