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士后的年薪, 远远高于新入职青椒?这事得好好说说!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11:58 • 头条, 百家, 话题 • 阅读 14 来源 | 投必得学术、知乎、硕博就业圈 问 为什么博士后的年薪远远高于大学老师(刚入职)? 现在国内博士后年薪20万起步,像深圳这样的地方加上市里的配套甚至可以达到30-40万每年,而刚毕业的博士进高校只有10万起步的样子,安家和购房补贴也不是一次性发放,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如果一直做博士后会有什么结果? 补充一点:现在高校普遍取消了事业编,要么是员额制,要么是非升即走,为什么还是很多人不读博后直接进学校呢? 匿名用户 A 因为现在很多“博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资博后”了,叫法五花八门,但是统一一个特征就是:没编制。 为什么博士后年薪(明面上)比普通老师高? 因为连这个都没有就真没人来了。 华工土交院前两年已经彻底没有师资博后了,往后博士进站统一按“特聘研究员”来安排。我恰好认识最后一个师资博后,当时交流是说转正前华工一年给20w,深大一年30w但是没聘上。 两年考察期过后不管能不能转正,但是待遇转为讲师。我国大学正式编制如果我没记错的是事业编制,每个等级的编制都有对应的严格的工资标准的。只要有硬标准在,那么有编制的老师们的工资就不会太高。至于后面能不能从讲师升至副教授还得看个人造化。 很多孩子低估了编制带来的福利的分量,也低估了博士后年薪的水分。 博士后,尤其是特聘研究员们,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是来源于各类人才补贴和项目经费,由学校和院里掏的钱其实不是很多。 但是他们的考核任务特别重,基本上是合同期内非升即走,而且淘汰压力特别大,君不见前年武汉大学112个博后最后只有4人转正。很多还被坑了不止一个合同期。简直是血泪工厂。更可悲的是这种事情在现在985/211已经逐渐转为常态了。 只有转正了,拿到了编制,你才算真正在这个学校学院扎下根来,否则你永远只是学校完成科研项目任务的一把枪。很多所谓的“高待遇”都是把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到一起来忽悠你的。更不要说你在知乎上随手都可以搜到老前辈们的血泪。什么血泪? 就连这部分钱,学校也不是像企业那样痛痛快快的给你的,拖欠、不发论文不给那都是常有的事情。而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在正式有编制的老师身上,哪怕是刚入职讲师。 看看最近阅文霸王合同,其实很多高校特聘都跟这个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你卖身3年,卖身3年成不了大神那你就滚蛋,但是你即使走了,这三年的科研和项目你都带不走。这就是现在国内博后的生存情况。 而且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只有正式编制才有资格用学校的资质去接横向,特聘(我了解的范畴)是不允许的。那就意味着,你全部的收入都来源于当初签订的一纸合同。而这个时候你的小命基本上就是被捏在学院手里了。 总而言之,有条件的多跟前辈打听打听行情,不要看着一个纸面上的高薪就昏了头。到时候“非升即走”时留下的泪就是一头撞进去的时候脑袋里进的水。 更点实在的料吧。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年懵懂时老板教育我说的“小伙纸,你真的以为这写人中龙凤都抢这个编制只是图个安稳吗?” 彼时的我还不能很好领悟老板的意思,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缓过神来。俗话说得好,安居乐业。人要先有稳定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图谋自己的事业。没有编制,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学校没有根,没有根,你连山头都拜不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你就被吹走了。 三年下来,榨尽了自己的潜力灌水,实在的有用的科研却寥寥无几,但是无奈合同指标压力真的大。很多博后出来都快三十了,除了学术高校这条路的确没太多更好的选择了。家庭的压力也在这个阶段逐渐爆发。这个时候再连一个稳定的环境的都没有,那份压力,不是没有经历过的人能懂的。 匿名用户 B 前几天看到一个广东某高校最新出炉的博士后招聘广告,可以看看。 题目是: 一眼看去“100万+”,够吸引人吧。我点进去看了看待遇细节,想知道这个“100万+”是怎么来的: 仔细一看,很容易可以发现年薪100万+这个知乎平均水平基本是不可能了。那可能是指的是博后期间的总收入。2年100万+,也很多了。但是…… 1. 基础年薪税前20-30万:这里面包含了广东省每年15万的博士后补贴;同时据我所知,五险一金是从年薪里面扣。学校的意思是,学校为你缴纳,但钱你自己出。 2. 项目文章奖励:合同要求内的没有奖励。超出合同要求的有,但绝大多数人能按时完成合同就很不错了。 3. 职称评审:这点不太了解,字面上看还不错。 4. 项目资助:这个应该是“100万+”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基本是2年60万,其中珠江人才计划还有40万后续资助,前提是出站后在广东签3年合同。另外按政策,珠江人才计划博士后项目的30万和广东省的15万不能兼得。 也就是说,其实是每年多了15万,而不是30。其他项目,难度都不小,能不能拿到就看本事了;博士后基金其实是科研项目,不是收入。但即便如此,广东有的高校的骚操作是,如果你拿了上面某些一年30补贴的项目,就不发基础年薪了,最多给你补足到每年30万。 5. 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6. 这个不错,很实在。 7. 公积金同样是从基础年薪里面扣,学校不多出一份钱。后面三点很不错。饼画在这儿了,能不能吃到就不知道了。 原答案: 1.博后工资不一定真的比刚入职的讲师高。 一是博后拿到手的与宣传的差很多。很多学校号称博后年薪20万、30万,但实际却是指学校的“用人成本”。就是说本来应该学校交的那部分保险,公积金等等,都算在里面了;甚至有些地方还包括了省市的补助(学校实际成本更低)。 博后所有的这些都从年薪里面出,再加上有些学校还会从年薪里面扣20%左右当绩效工资,满足了变态考核要求后才能拿到这部分钱。所以一个号称20万年薪的博后,最后能拿到手的估计也就12-15万之间。 二是讲师的收入并不是宣传的那么低。除了每个月的财政工资,很多学校会再发一次“校发酬金”;然后每年同样有绩效奖金,但与博后不同的是,这个是额外的,不是工资里面的; 偶尔还会有一些其他补助,少则几百一千,多则大几千。另外,学校还会交社保公积金。所以在不算项目奖励和科研奖励的情况下,一般讲师的收入也能达到15万上下,好一点的地方能到18万左右。 所以一个虚高一个虚低,一进一出之后,所谓的20万年薪的博后和每个月几千工资的讲师的实际收入不会“远远高于”,有时甚至还低些。 2.很多人也说到了,博后其实就是临时工,在目前这种博后机制下,只有高薪(哪怕只是纸面上的)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做博后。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吸引眼球蹭热度。之前有个学校发布了一个博后的广告,标题是XX大学年薪45万(或者50万,记不清了)诚招博士后。进去一看,分为三档,第一档确实是写的年薪45万,但要求是有CNS通讯或一作;第二档就变成了年薪18万,第三档更低。这种就是典型的不是诚心想招人。发个广告不知道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单纯吸引眼球。但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标题:哇,现在博后年薪都四五十万了! 匿名用户 C 博士后从年薪6万、8万、10万到现在的20万、50万、100万只花了5年时间。 涨薪的原因很简单,2015年左右是国内博上后制度30周年,有领导表示,那很多部门都进行了意思意思。比如某部说你每招1个博士后,我给你8万,那你自己出8万,实际博士后就能拿16万。 又比如某省说你招1个博士后,我给他24万,那你自己出8万,实际博士后就能拿32万。 再比如说某院说你招1个博士后,如果优秀的话,年薪25万我出了,你不用出钱,但是前提是他优秀,你自己先垫付着。 你看着博士后拿得多,但是甲方未必出多少,但是目前有个恶果,某部只是30周年做做样子,某省只是有点预算就撒撒钱,某院只是为了提高对某部的竞争力先放个flag,但是他们没什么动力这些冤大头买单,随时可以撤。 但他们撤了之后,标准提上来了,基本都20~30万吧,这就很尴尬了,没人补钱了,有多少PI是独自出得起这个博后的钱的呢,指望那些什么面上重点? 当然,我是支持给博士后撒钱的,因为如果给博士后抬上去了,那些讲师副教授/教授或多或少七得跟着涨一点。不然博士后如果一直是8万10万,那其他职位也没动机涨。有些地方是涨了,有地方一点也没涨,但是即使这样,也没见多少讲师副教授不要编制去做博士后啊,大家心里门清呢。 为什么博士后钱比讲师那些高,有人说是因为给临时不稳定工作必须要用高薪弥补,这只是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原因,但实际只是政策问题而已。做博士后的那些人,你给20万30万是做,你给8万10万还是做,不会有什么区别。做完博后去企业?要去早去了,还耽误自己几年实在是想不明白。 如果一直做博士后会有什么结果? 博后不能一直做,很多地方规定是博士毕业3年以内或者35岁以下。 这些规定当然不是招收单位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而是对各种文件的反映,因为各种文件规定毕业年以内35岁以下才会给补贴,所以学校就这么规定,凡事你得先看钱。学校没有任何必要去干不拿补贴的事情,毕竟博后遍地都是,取之不尽,别以为什么缺这人才那人才,缺的只是不要钱白人而已。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29/648df5a225/ 生化环材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Arumugam Manthiram教授AEM: MoTe2-CNT作为锂硫电池的双功能电催化剂 2023年10月11日 AM:缺陷与压电场协同,有效增强BaTiO3压电光催化N2还原活性 2023年9月22日 双一流大学最新通报:无1例重症,检测阳性学生全部转出 2023年10月15日 11天5位院士履新校长,高校为何争相引院士? 2023年10月24日 林锋/杜希文/李璐熹JACS:e掺入Ni(OH)2催化剂中促进水氧化动力学 2023年10月10日 意大利石墨烯实验室Jusef Hassoun最新Small Methods:钠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退化的纳米X射线层析研究 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