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龙事件!投中顶刊论文被称打破985校史,半年后却被扒该论文并未被接收…. 2023年12月6日 上午9:48 • 话题 • 阅读 22 来源丨募格学术整理自知乎、澎湃新闻、学校官网等 这可能是一场有点尴尬的学术大乌龙事件。 在学校官网发文祝贺郇真以独作身份投中数学顶刊,打破校史后。时隔大半年,有网友扒出这篇论文当时就被拒稿了,并没有被接收。 细心的人再去华科官网上查看时,发现当时发的宣传稿,已经被悄悄的删除了…. 热议! 打破校史文章实际未被接收? 事情起因还得从一则知乎热搜说起,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号称打破985校史的数学论文迟迟没有登刊,询问过编辑得知,该篇文章实际早都被拒稿了。 这篇论文当时有多轰动? 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202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发布消息,祝贺该中心郇真副研究员的文章“Representations of Lie 2-groups and 2-Vector Bundles”被数学顶刊 Acta Mathematica 接收。 (该信息现已被删除) Acta Mathematica是数学四大顶刊之一。它由瑞典皇家科学院Mittag- Leffler研究所出版,旨在“发表数学各领域最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在这上面发文难度极高,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地区仅有10篇文章(由中国研究机构完成)被录取,其中有6位作者都当选院士。 而据当时华科新闻网消息,郇真副研究员是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上面发表了论文,也就是说,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苏步青院士之后第二位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被数学顶刊 Acta Mathematica 上发文的中国内地学者。 而这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校以来,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数学顶刊Acta Mathematica上发文。 当时的知乎热搜 这一消息可以说给学界都带来了轰动,大家争相恭贺的同时,也有人发现,郇真老师曾因换方向重读博士7年! 她曾在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中山大学短暂待过三年,担任特聘研究员。后转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工作至今。 从郇真博士毕业后的经历来看,她毕业后的科研之路甚至可以用“有点坎坷”来形容,在中山大学聘职期间,其仅有一篇Advances in Mathematics,也没有中基金项目。 也就是说,当时这篇顶刊,可以说几乎是郇真从博士期间就开始的研究,颇有点“十年磨一剑”的滋味在里面。 这也在当时激励了不少科研人员。 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好到近似童话的故事,在2023年8月被无情的打破了。 2023年8月18日,网友发现,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网站中上述祝贺信息网页均已被删除。 对此,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电子邮件联系Acta Mathematica编辑部,该期刊主编Tobias Ekholm回复称,“相关论文于(2022年)10月17日提交,并于(2022年)10 月31日被拒绝,我们以标准信函作了答复:‘我们没有完整的审稿报告,但收集到的快速意见表明,很难说服全体编辑委员会接受这篇文章。我们期刊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编辑们在竞争激烈的文章中极其挑剔。因此,我们现在将您的手稿退回,以便您有机会立即将其提交到其他地方。’” 学术喜讯需要严谨 这一事件操作,无疑是学术圈内难见的一个大乌龙。 把未接收的paper当成已接收的去宣传,不管是哪块程序出错了,都透露出了不严谨之风。 当然,尽管被顶刊拒稿了,但不能说郇真的这篇论文就一文不值,有北航的一位教授表示: 在数学领域,文章经过修改是可以继续投稿的,这也比较常见,可能是当时有编辑给了正面的评审意见,大家都以为稳了,所以才出了接收喜讯。但后面编辑部可能出于谨慎,最终拒稿。 只要不是主观故意骗取国家经费或者弄虚作假,科学界对此事应该宽容一点,毕竟几十年执着的去研究数学难题,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只能说下回学校和个人都应该更谨慎点,毕竟学术喜讯只有实打实的稳了,才能称之为喜讯。 不然就只能叫乌龙了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2/06/2c18064fd0/ 话题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某人才计划答辩评审有感 2023年6月5日 实验室最惊险的瞬间:失恋的师弟酒后“捣毁”课题组数据,导师成了受害者…… 2023年12月6日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袁欣彤发表Nature封面文章 2023年11月30日 院士校长建议:这类学生,毕业直接入编! 2023年3月8日 51名硕博研究生拟被退学!又一高校发公示 2023年12月28日 这些高校正在崛起,值得博士就业选择吗? 2024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