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成果简介
固态锂-硫(Li-S)电池(LSBs)作为一种安全、高能量的电化学存储技术,在为区域电气化交通提供动力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由于晶体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离子迁移率有限,电池无法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下工作。在聚合物电解质中加入液体增塑剂可以提高锂离子的导电性,但牺牲了与两个电极的机械强度和界面稳定性。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和辛森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准固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q-SGPE),用于准固态LSBs,具有完全非晶态、集成动态交联聚合物网络(IDCN)。IDCN由非聚集的球形星形聚合物(SSP)节点组成,节点之间由线性聚1, 3-二氧索烷(PDOL)连接。SSP节点进一步由超支化核(超支化聚3-羟甲基-3′-甲基氧乙烷,HPMO)和接枝到核上的多个线性聚合物(PDOL)臂组成。
SSP上的大量末端羟基通过可逆的范德华键形成和断裂与PDOL动态交联。通过这种方式,SSP作为固态增塑剂,显著降低PDOL的结晶度(在-10 ℃的最低温度下几乎为零),并作为传输节点,使Li+能够从一个PDOL链快速传输到另一个PDOL链,因此IDCN能够在91.5 wt.%的高含量下提供足够的工作离子迁移率。使用固态聚合物增塑剂时,IDCN还表现出提高力学强度和抑制多硫化物溶解度。采用IDCN电解质的固态Li-S电池在25 ℃、0 ℃和-10 ℃下具有高可逆容量和长循环寿命,可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储能。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研究背景
可充电锂-硫电池(LSBs)具有较高理论比能(约2600 Wh kg-1),被广泛的研究。传统的LSBs通常由醚基液体电解质制备,电池的放/充电涉及正极S物质(以高阶多硫化物Li2S4-8的形式)不可逆地溶解到电解质中。在低温(LT)下,溶解的S物质容易形成聚集体,提高了电解质的粘度,阻碍了电荷(Li+)通过电解质转移。因此,在零下温度下工作的LSBs通常表现出电压极化增加和存储容量明显减少,导致能量输出和往返效率低。
此外,在低温下的Li金属负极会形成不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纳米级Li枝晶大量生长,可能导致“死”Li和电解质耗尽,导致负极快速失效。不可控的枝晶扩展,会导致电池的安全隐患。尽管各种类型的聚合物电解质被提出,但(准)固态LSBs的LT操作很少被报道。由于结晶聚合物的节段运动非常有限,通常认为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主要发生在聚合物的非晶态区。然而,大多数聚合物在室温下容易结晶,导致电荷通过它的转移缓慢。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图1. 液态电解质和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示意图
图文导读
以3-甲基-3-羟甲基氧乙烷和1, 3-二恶氧烷为原料,作者采用原位竞争性阳离子开环聚合法制备了IDCN。通过两步反应,将线性PDOL和超支多臂SSP原位聚合形成IDCN网络。线性PDOL链排列成离子导电骨架,SSP增塑剂节点均匀分布在骨架中,避免了PDOL链缠绕,形成骨架,避免PDOL链缠绕,形成交联网络。SSP通过弱范德沃尔键与PDOL相互作用,使的IDCN具有高迁移率和良好的力学稳定性。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图2. IDCN聚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在温度范围从-10 ℃到60 ℃来看,IDCN-2提供了0.22 eV的低活化能,表明聚合物网络中Li离子的迁移能垒较低。基于IDCN的LSBs在室温0.2 C时具有1110 mAh g-1的高初始容量,在200次循环后仍然具有717 mAh g-1的高容量,库仑效率(CE)接近100%。基于LE的LSBs在50次循环中表现出快速的容量衰减,CE低于83%,表明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穿梭现象。对于使用IDCN的电池,所有CV曲线重叠良好,在前三次循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峰值位置和强度变化,表明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当在0 ℃循环时,IDCN LSB在0.1 C时提供了1045 mAh g-1的高初始容量,远远高于基于LE(853 mAh g-1)和PDOL电解质(454 mAh g-1)电池。此外,IDCN电池的过电位明显低于LE和PDOL电池,表明IDCN中锂离子传导速度快,在300次循环后仍能提供560 mAh g-1的高容量且CE超过95%。当工作温度降低到-10 ℃时,IDCN LSB在0.1 C时仍可以提供901 mAh g-1的高比容量,并且在200次循环后保持581 mAh g-1的可逆容量。结果表明,IDCN q-SGPE在低温环境下实现高性能准固态电池。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图3. LSBs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Li2S4与溶剂和聚合物分子的配位结合能。结果表明,对比PEO和纯Li2S4,IDCN电解质中Li2S4-Li2S4相互作用的结合能最低,表明IDCN中Li2S4的聚集得到了缓解,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循环性能。IDCN-Li2S6/Li2S8的吸附能远高于PEO-Li2S6/Li2S8的吸附能,阻止了多硫化物的溶解和穿梭。
当Li从SEI溅射时,Li碎片的强度呈上升趋势,而大块Li溅射导致Li碎片的强度恒定。与LE接触的Li金属负极比与IDCN接触的Li金属负极形成更厚的SEI。在LE情况下,SEI的总硫化物强度在溅射后持续增加,明显高于总氟化物和总有机物的强度。在IDCN的情况下,总氟化物的强度在溅射后迅速上升,远远高于总硫化物和总有机物的强度。总之,IDCN促进了薄的、高聚合的、富LiF的SEI的形成,该SEI具有高刚性和高柔韧性,有利于金属Li的均匀沉积/剥离和无枝晶形态。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图4. DFT计算
化学所郭玉国/辛森,最新Angew!无惧“零”下!固态Li-S电池实现高性能
图5. 基于LE和IDCN的LSBs电池的表征
文献信息
A Fully Amorphous, Dynamic Cross-Linked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Operating at Subzero-Temperatures. Angew. Chem. Int. Ed.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6087.

原创文章,作者:wdl,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2/23/35d85279a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