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具有多电子反应、高耐腐蚀性、高析氢过电位和良好的环境相容性等优点,有望用于水系电池(ABs)。然而,受限于高的热力学能垒和较差的电化学动力学,高可逆的碱性Sn电镀/剥离尚未实现。
基于此,复旦大学晁栋梁教授等人报道了通过Sn/SnO22–电化学实现了一套新型的高度可逆、高比能的水系锡基电池,论文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周万海博士及徐州工程学院宋明博士。
本工作中,作者结合谱学分析、电化学表征和理论计算,揭示了二价镀锡电化学在热力学及动力学上的优点:a)热力学上较低的锡还原低反应能垒、更紧凑的溶剂化结构和更强的H2O结合能;b)动力学上更快的表面电荷转移过程和更快的SnO22–扩散。通过集流体调节Sn成核,亲锡的铜基基底可以实现低过电位和高的库伦效率。所得碱性Sn负极表现出−1.07 V vs. Hg/HgO的低电位、450 mAh/g的高比容量、约100%的库仑效率以及45.5 A/g的大倍率能力。
电气化的蓬勃发展,对高安全性、低成本、高能量和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的电池体系开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水系电池(ABs),具有本征安全、低成本、易于制造及高倍率的特点,近些年来引发人们对其广泛关注和研究。金属负极,可提供更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电位,可为ABs所存在的能量密度限制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水系金属负极,例如中性(酸性)ABs中所使用的Fe、Zn、Cu、Mn和Al等,以及碱性ABs中所使用的Cd、Fe、Zn、Bi和Sb等,往往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枝晶形成、腐蚀、钝化和HER析氢副反应问题,不利于兼顾实现高比能和长寿命。
锡(Sn)金属,各晶面的表面能差异性较小,其各项同性生长的特点可有效避免枝晶的形成。同时,Sn还表现出高析氢过电位、抗腐蚀性、高比容量、高密度、低成本以及无毒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水系电池电极材料。
水系Sn基电池的前期尝试主要为酸性液流电池体系,锡负极为Sn2+/Sn电镀/剥离反应,提供−0.13 V vs. SHE的电位,开发出的Sn-V、Sn-Fe、Sn-Br和Sn-Mn电压分别仅为1.1、0.9、1.2和1.6 V。然而,从典型的布拜图(电势-pH图)可知,碱性电解液下Sn将表现出更低的电极电位(−1.0 V vs. SHE),更有利于实现高比能。
事实上,碱性Sn金属沉积电化学已经很早应用于电镀领域,其采用的是四价的SnO32–,但需要高温条件并伴随高的过电位,电镀电流效率一般不超过70%。如,以2 M K2Sn(OH)6 + 1 M KOH作为负极电解液和以5 M KI作为正极电解液,构建的碱性Sn-I液流电池需要在60℃的环境下运行。考虑到需要高温条件和液流运行模式,这可能不利于高能量密度并限制其应用场景。因此,对于面向可实用化的Sn金属负极,其关键挑战是如何在温和条件下调控和实现高可逆锡基电化学。
图1. 水系SnO22−和SnO32−电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作者介绍,碱性电解液中,电化学Sn沉积反应将需要水分子参与:
室温静态条件下,Sn金属难以从SnO32−中电沉积而出。即使在60℃,并采用高浓度的SnO32−(1 M KOH + 1 M SnO32−),Sn电镀/剥离的电流效率仅约为65%,并且电极极化严重。相比之下,使用SnO22−可以实现高度可逆的Sn电镀/剥离电化学,其CE接近100%。热力学上,SnO22−还原为Sn的能垒远低于由SnO32−还原为Sn。
DFT计算发现,SnO22−与H2O的结合能高达−8.55 eV,远强于SnO32−的−0.68 eV。MD模拟表明,水分子被SnO22−离子更紧密地吸附,较小的SnO22−水合离子更容易迁移和扩散。进一步电极/电解质界面分析表明,更多的SnO22−吸附在亥姆霍兹层中,加速表面电荷转移过程。
图2. 高度可逆的水系Sn金属沉积/剥离行为
所开发的碱性Sn金属负极,在5~60 mV/s扫速下CV曲线保形良好,证明Sn/SnO22–电化学反应的高可逆性。Sn金属负极的质量比容量约为448 mAh/g,并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当电流从0.9 A/g (2 C)增加到45.5 A/g (100 C)时,电极没有明显的容量下降。
与碱性Zn金属负极相比,Sn金属负极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和低自放电性能,搁置6h后Sn负极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9.6%,而锌负极的只有55.0%。
原位产氢压力分析和析氢吉布斯自由能计算表明,Sn负极几乎没有析氢引起的自腐蚀。Sn负极在1 mAh/cm2固定电沉积容量下,在不同电流密度下锡电镀/剥离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图3. 水系Sn金属沉积/剥离过程及机制分析
作者为揭示Sn 电镀/剥离的反应历程、结构和形貌演变,进行了系列原位及非原位的分析。原位XRD揭示了Sn/SnO22−电镀/剥离型的固液反应机制。
SEM分析表明,Sn电极电镀/剥离过程仅伴随着不规则的岩石状Sn颗粒的长大和溶解,而没有枝晶和死锡的形成。集流体的选择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形貌、库伦效率及循环稳定性。Cu基基底具有更低的形核过电位,远低于C、Fe、N和Ti基,表明Cu基基底更有利于形核。
理论计算表明,Cu基底对SnO22−离子和Sn原子的更强吸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亲锡性形核和生长,提高界面稳定性。
图4. Sn基水系电池的普适性及器件验证(锡镍、锡空气电池)
作者作为概念验证,首先构筑了新型的Sn-Ni电池。其具有1.45 V的工作电压及414 mAh/g(基于正极计算)的高比容量,并且倍率性能十分优异,在80 A/g下仍维持1.39 V的工作电压及81.5%容量保持率。
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分别高达314 Wh/kg和58 kW/kg(基于正负极活性物质),超过大多数先进水系电池,包括碱性Zn基、碱性Ni基、中性Zn-Mn/V基、以及水系Li/Na/K/Ca基电池。
并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循环15000圈几乎无容量衰减。进一步与空气正极匹配,开发出能量密度420 Wh/kg(基于锡负极和催化剂计算)的1.0 V锡空气电池,锡负极的利用率可高达近100%,二次锡空电池循环寿命可高达1900 h。
图5. Sn基水系电池与其它先进储能系统的比较
依赖于高可逆Sn金属电极的开发,作者对锡基水系电池进行了展望,其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展现出优势。与其他传统水系金属负极相比,评估了碱性金属Sn负极的实用指标,包括电极电位、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经济性和安全性。
并且进一步地与高电极电位正极进行耦合,还有望开发出更高电压、更高能量密度的一系列Sn基水系电池。例如,与固液反应机制的酸性MnO2/Mn2+正极耦合,可开发处电压高达2.4 V,能量密度高达609 Wh/kg(基于正负极总活性物质)的Sn-MnO2混合水系电池。
最后作者指出,这些高电压混合体系的开发难点在于开发低成本、高离子选择性的隔膜。与此同时,高效的膜技术、抗氧化性电解质的设计以及高利用率锡负极开发等这些挑战的解决,将加速水系Sn基电池体系拓展和面向实用化。
总之,本文展示了二价锡酸根解锁热力学和动力学,实现高可逆碱性锡金属负极,并构建了一套新的高比能锡基水系电池。结合光谱表征、电化学分析及理论计算,详细分析了碱性锡电化学反应机制,建立了新型水系碱性锡基电化学,解决了实现高效碱性镀锡/剥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所开发的金属锡负极耐腐蚀、耐析氢及无枝晶,其具有−1.07 V vs. Hg/HgO的低电极电位、450 mAh/g的比容量、近100%的库伦效率、出色的倍率能力(45.5 A/g)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
作为概念验证,开发出一系列高比能Sn基水系电池,具体包括314 Wh/kg的1.45 V锡镍电池(58kW/kg,循环超过15000圈),420 Wh/kg的1.0 V锡空气电池(循环寿命超过1900h),以及609 Wh/kg的2.4 V锡锰混合电池。这项工作拓展了水系电池新体系,并可能推动高能水系电池的实用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1/11/8ce579cd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