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文献解读】Adv. Sci.:表面配位相互作用诱导的有效长余辉放大 2024年1月20日 下午12:53 • 计算 • 阅读 40 长余辉发光(LPL)材料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优异的余辉性能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但是红色LPL材料的性能落后于绿色和蓝色材料,因此探索新型红色LPL材料至关重要。 基于此,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有机-无机杂化策略,其中有机配体1, 3, 6, 8-四(4-羧基苯基)芘(TCPP)通过一步法配位到红色长久性荧光粉Sr0.75Ca0.25S: Eu2+(R)表面。测试发现,R的初始余辉强度和亮度分别增加了两倍和一倍,余辉持续时间从9分钟延长到17分钟。此外,将R@TCPP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混合制备高柔性薄膜,制成声控余辉灯。 VASP解读 通过DFT计算发现,三种有机配体的S1垂直激发能分别为3.14、3.17和3.90 eV,S1-T1能隙分别为1.24、1.37和1.46 eV,TCPP的自旋轨道耦合(SOC)常数显著高于PTTA和26NC。在紫外光激发下,TCPP、PTTA和26NC的光产生的单重态激子可在低于10-ps的时间尺度上通过系统间交叉(ISC)以统一的效率转化为三重态激子。TCPP具有较低的S1垂直激发能、较低的S1-T1能隙和较大的SOC常数,具有较高的三重态激子生成效率。 TCPP的T1能级与Eu2+发射轨道能级之间的最小能级差不仅能有效地产生三重态,而且有利于TET,导致R的显著余辉增强。26NC中三重态激子产生的效率不够高,T1能级与Eu2+发射轨道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可能会阻碍TET过程。因此,26NC吸收的能量不能有效地传递给R;26NC与R的配位相互作用影响光吸收能力和余辉性能,导致R@26NC 100: 1的磷光强度甚至低于R。总之,R@TCPP 100: 1的余辉过程受到TET和捕集器效应的协同作用。 Effective Long Afterglow Amplification Induced by Surfac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Adv. Sci.,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6942.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1/20/584f7d1dbb/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计算+实验】顶刊集锦:兰亚乾,魏子栋,康振辉,廖培钦,崔小强,王艳芹等! 2023年12月26日 JACS:准确预测用于Li-S电池的优化MXene正极催化剂 2023年11月2日 【MS计算解读】Fuel:DFT深入分析铜和钒对Cu-SCR催化剂Hg0去除的协同作用 2023年12月21日 ACS ANM:DFT计算吸附结构、吸附能、电荷转移、能带和态密度等,研究气体吸附特性! 2023年12月14日 【DFT+实验】吴凡团队一月内连发Nature Energy、Nature Comm: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 2023年12月11日 LAMMPS+MS+Python联合出手,分子动力学模拟、建模、分析特训营,即将发车! 2023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