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春义EES:空间位阻效应调节锌金属负极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 2024年1月22日 上午9:45 • z, 顶刊 • 阅读 23 金属锌负极的副反应和枝晶生长是限制锌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两个主要问题。快速电化学动力学与缓慢传质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在电极表面造成显著的浓度梯度,进而导致金属锌生长不均匀和电池短路。 在此,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团队通过在电解质中加入大分子(磷酸三丁酯),引入了具有立体阻碍效应的改良溶剂化结构。立体阻碍效应可有效减缓电荷从负极向溶解的Zn2+转移,缓和快速电化学还原动力学,从而防止Zn2+优先沉积在尖端区域。此外,电极表面还形成了均匀而坚固的固体电解质相(SEI)层,从而减轻了原位电化学腐蚀和氢析出反应。 因此,即使在 10 mA cm-2和 10 mAh cm-2的苛刻循环条件下,Zn||Cu 半电池也能表现出稳定的 Zn 沉积/剥离,平均库仑效率约为 99.5%,累积容量达 3000 mAh cm-2。当与Mn2+膨胀的水合V2O5正极结合时,电池显示出3.97 mAh cm-2的容量,并在 650 次循环后保持 91.4% 的高容量保持率。 图1. 溶剂化结构 总之,该工作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在电解质中加入大尺寸的TBP分子来稳定水系ZIBs中的锌负极。研究表明,TBP 分子成功地占据了Zn2+的内部溶剂化壳,并通过排除H2O分子形成了一个大的溶剂化结构,从而产生了立体阻碍效应,缓和了电化学还原动力学。 电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改进电化学还原动力学的 TBP 电解质能有效抑制锌枝晶的生长,同时使镀锌层的形态光滑而紧密。结合混合SEI层提供的受限副反应,锌负极表现出超过 2100 小时的长寿命和平均 CE 超过 99.5% 的高可逆性。负载质量约为 16 mg cm-2的全电池也显示出高的循环稳定性。因此,通过与大尺寸分子产生立体阻碍效应,锌负极的循环性能和稳定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为水系 ZIB 的电解质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2. 全电池性能 Regula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Kinetics by Steric Hindrance Effect for Robust Zn Metal Anode,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DOI: 10.1039/d3ee02164e 原创文章,作者:wdl,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1/22/a811394162/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郑大/悉尼科技大学EnSM: 用于高性能锂硫全电池正负极保护的二合一主体 2023年10月15日 王野/谢顺吉,重磅Angew.! 2024年1月11日 首次突破!Nature Chemistry:时间分辨的连续飞秒晶体成像技术在MOFs中应用新进展 2024年4月12日 天津大学杨春鹏AEM:固态电池突破!同时提高SPEs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2024年5月17日 他,手握2篇Science,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左智伟,发表JACS! 2025年1月14日 年薪33万起!北大深研院肖荫果课题组博士后招聘(电池、中子散射方向)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