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位联合AFM:4.3 wt%的超低硅热还原掺杂多孔Si@Mo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 2024年3月23日 下午7:17 • z, 顶刊 • 阅读 26 硅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是锂离子电池(LIB)中一种前景广阔的负极材料;然而,硅的体积膨胀大、电导率低,会导致容量下降且稳定性差,进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陕西科技大学黄文欢、张亚男,西安工业大学金洗郎,上海领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红等人通过对原硅酸四乙酯(TEOS)包覆的ZnMo-杂化沸石咪唑骨架 (HZIF-ZnMo) 核壳前驱体进行简便的热还原,构建了一种超低4.2 wt%硅掺杂的多孔MoC(p-Si@MoC),从而在锂离子电池中实现了高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0.2 A g-1下循环250 次后达到976.6 mAh g-1)。其中,多孔MoC 质中的均匀分布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容量。同时,多孔基底增强了锂离子传输动力学,减少了硅的体积膨胀。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p-Si@MoC卓越的电子导电性。X 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和扩展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验证了MoC基体中掺入硅形成的Mo─Si键。此外,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揭示了锂的存储机制。 图1. 多孔MoC@Si负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总之,该工作合成了一种超低 4.3 wt% Si 掺杂多孔 MoC 材料作为高容量锂存储材料。硅在多孔MoC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导致硅的容量利用率最大化。最重要的是,p-Si@MoC避免了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极结构的塌陷,从而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在0.2 A g−1下循环250次后为976.6 mAh g−1)。 根据DFT结果和电化学动力学分析,MoC基底表现出高电导率,并调节均匀的离子通量以诱导Li均匀沉积,从而以快速动力学实现光滑的负极表面。此外,原位XRD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储锂机制。因此,该工作对于提高硅在多孔材料中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图2. 多孔 MoC@Si 负极表面稳定性表征 Ultra-Low 4.3 wt% Silicon Thermal Reducing Doped Porous Si@Moc as Highly Capable and Stable Li-Ion Battery Anod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fm.202314176 原创文章,作者:Jenny(小琦),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3/23/4821775bc6/ 电池顶刊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上交李林森ACS Energy Letters:电子背散射衍射揭示铜表面结构在锂沉积中的作用 2024年1月25日 周光敏AM:揭示正负极之间的耦合效应,开发实用的锂硫电池 2023年10月4日 华科夏宝玉,最新AM! 2024年6月11日 侯军刚教授Angew.:InNi DS/NC协同电催化CO2还原 2023年10月15日 华科大王春栋ACS Nano:Rh部分取代MOF中的金属节点,用于肼氧化辅助海水分解 2023年10月4日 黄世萍/张胜利/郭翔宇AEM:用于析氢反应的混合双原子催化剂 202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