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刘向峰团队Angew:聚合物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配位诱导效应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国科大刘向峰团队Angew:聚合物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配位诱导效应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聚合物-无机复合电解质(PICE)由于易于加工,在全固态锂电池(ASSLBs)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室温(RT)下较差的 Li+ 导电性和界面不稳定性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国科大刘向峰团队Angew:聚合物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配位诱导效应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在此,中国科学院大学刘向峰团队提出了竞争配位诱导效应(CCIE)的概念,并揭示了基于 PEO 的 PICE 中局部配位结构与界面化学之间的重要关联。结果显示,CCIE 的引入大大提高了 ASSLB 在 30℃ 下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由于竞争性阳离子(CsPF6 中的 Cs+)和分子(2,4,6-TFA:2,4,6-TFA: 2,4,6-三氟苯胺),构建了一个多模式的 Li+ 弱配位环境,使得 Li+ 在 30℃ 温度下能够高效迁移(Li+ 电导率:6.25×10-4 S cm-1; tLi+ = 0.61)。

由于 Cs+ 在界面处富集,因此 TFSI 和 PF6原位形成了具有静电屏蔽效应的 LiF-Li3N-Li2O-Li2S 富集固体电解质界面。在不添加界面润湿剂的情况下,组装后的 ASSLBs 在 30℃ 温度下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LiFePO4:147.44mAh g-1@1C 和 107.41mAhg-1@2C)和循环稳定性(LiFePO4:94.65%@200cycles@0.5C;LiNi0.5Co0.2Mn0.3O2:94.31%@200cycles@0.3C)。

国科大刘向峰团队Angew:聚合物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配位诱导效应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图1. PP-LL 和 PP-LL-LC-TFA的结构表征

总之,该工作首次提出了 CCIE 的概念,即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阳离子和分子,从而实现了 PICE 的高离子电导率和基于 PEO 的 ASSLB 在近 RT(≤ 30 ℃)条件下的稳定循环。由于Cs+…TFSI…Li+、Cs+…C-O-C…Li+和 2,4,6-TFA…Li+…TFSI的竞争配位,削弱了Li+的配位环境,使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在 30 ℃时达到 6.25×10-4 S cm-1,实现了更高效的Li+迁移(tLi+= 0.61)。结果显示,Li|PP-LL-LC-TFA |Li对称电池在30 ℃的沉积/剥离条件下可稳定运行1100小时,界面阻抗低至53.73 Ω(D = 15 mm)。Li|PP-LL-LC-TFA|LFP全电池可在2.0 C的倍率下工作,在30 ℃下0.5 C循环200次后仍能提供141.72 mAh g-1的高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94.65 %。

此外,Li| PPLL-LC-TFA |NCM523全电池在0.5C(3-4.3V)条件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高达140.14mAh g-1,容量保持率接近95%。在 30 ℃ 下于 0.3 C 循环 200 次后,放电特定容量高达 146.08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 94.31%。因此,该项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 CCIE 概念,即通过调节配位结构来设计和调节界面化学性质,这为在 RT 条件下同时提高 PICE 的Li+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以开发高性能 ASSLB 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通用策略。

国科大刘向峰团队Angew:聚合物电解质中引入竞争配位诱导效应实现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

图2. 全电池性能

Build a High-Performance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y through Introducing Competitive Coordination Induction Effect in Polymer-Based Electrolyt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0960

原创文章,作者:Jenny(小琦),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3/29/04b1db18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