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刘剑洪/张黔玲团队CEJ:硝酸根还原制氨! 2024年5月7日 上午9:21 • 顶刊 • 阅读 23 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反应是将NO3–转化为NH3是一种新兴的氨生产和“绿氢”储存策略,但是NO3–RR高过电位和氨选择性低的瓶颈问题函待解决,探索高效的催化剂是实现NO3–RR制氨的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近日,深圳大学刘剑洪,张黔玲教授团队通过电位诱导自重构的方法实现氢氧化钴上锚定Ru单原子位点,用作硝酸盐还原制氨的催化剂。研究发现,碱式碳酸氢钴前驱体在NO3–RR过程中会自发自重构形成更稳定的Co(OH)2,当Ru掺杂在碱式碳酸氢钴中能够促进自重构的发生,形成Ru单原子与Co(OH)2的复合结构,该结构显著提升了NO3–RR制氨活性。有效提高了催化效率,为设计高性能NO3–RR制氨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该工作发表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第一作者为深圳大学曹慧群副教授与硕士研究生梁彬,通讯作者为叶盛华博士、颜学庆教授和张黔玲教授。 本文要点 要点1:针状的碱式碳酸氢钴(Co2(OH)2CO3)在NO3–RR过程中表面发生电位诱导的自重构形成片状氢氧化钴(Co(OH)2),从而得到Co2(OH)2CO3@Co(OH)2核壳结构。将Ru单原子掺入到Co2(OH)2CO3中能够促进深度重构,令Co2(OH)2CO3彻底自重构为Co(OH)2,最终形成Ru单原子位点(Ru SAS)锚定在Co(OH)2纳米片上(Ru SASs/Co HNSs)。 要点2:深度自重构形成的Ru SASs/Co HNSs具有优异的NO3–RR性能,有效的降低了硝酸根还原的过电位。在-0.3 V vs. RHE时,法拉第效率接近100%,产氨速率为4.83 mol h-1 m-2,并且能够用作Zn-NO3–电池阴极。 要点3: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Ru SASs与Co(OH)2之间存在电子相互作用而被稳定锚定,Ru SASs是催化活性位点,并且NO3–转化为NH3的途径是以*NO为特征中间体的N端途径。此外,Ru SASs能够有效促进了*NH2–到*NH3的热力学决速步骤,从而促进了NO3–到NH3的整体转化过程。 文章标题:Constructing Ru single-atomic sites through potential-induced self-reconstruction to accelerate electrocatalytic nitrate reduction for ammonia production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5/07/a8595a4a3d/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程春/牛树章AEM:含氧化石墨烯片的有机共晶混合物作为无枝晶锂金属电池的亲锂保护层 2023年10月9日 吴仁兵/潘洪革ACS Catalysis:掺杂惰性Mg,构建高熵层状氢氧化物以提升析氧反应的活性/稳定性 2023年10月5日 Carbon Energy:基于高负载Li2S正极(15mg/cm2)的锂硫电池 2023年10月9日 东华大学「国家杰青」武培怡团队,最新AM! 2024年5月9日 荣少鹏ACS Catalysis:首次报道!控制Mn3O4纳米棒的暴露面用于光热协同催化氧化甲醛 2023年10月5日 清华大学段昊泓团队,最新Angew!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