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第一作者:Jiapeng Jiao

通讯作者:韩布兴,康欣晨,吴海虹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韩布兴,院士,199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物理化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在绿色溶剂体系化学热力学、绿色溶剂-催化剂体系构建及其在CO2、生物质、废弃塑料等固体废弃物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800余篇,获国家专利60余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Elsevier出版社J. Colloid interf. Sci.期刊终身成就奖,作为非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领衔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集体”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绿色化学委员会主席、创新中国智库首席科学家、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会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任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康欣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牛顿国际学者,英国皇家学会Research Fellow。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7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长期从事溶液化学热力学、材料合成、电化学、非均相催化等相关方向的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多个重要进展。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累计发表第一作者文章12篇,包括Nat. Commun. (2篇)、J. Am. Chem. Soc. (2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dv. Mater. (1篇)、Chem. Sci. (2篇)、Green Chem. (1篇)、Chem. Commun. (2篇)。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每年全球仅授予40人)、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每年全院仅授予50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每年全院仅100篇)等重要奖项。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吴海,博士,197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3年)。2000/07 – 至今: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多相催化和离子液体中CO2活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863子课题、上海市科委启明星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参加重点基金项目、863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 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

论文速览

铜(Cu)基催化剂是电还原CO2生成烃类产物的最佳催化剂,但控制产品分布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研究探讨了Cu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中生成烃类产物的最优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控产物分布来解决这一挑战。研究揭示了Cu的配位数(CN)显著影响*CO中间体的吸附能,进而影响反应路径。通过不同的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CN的铜催化剂,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表明通过调节铜的CN可以实现对CH4和C2+产品分布的调控。

图文导读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图1:不同广义配位数(GCN)铜的投影态密度(PDOS)图。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图2: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Cu催化剂的表征。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图3: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XAS)研究CuO还原为Cu过程中的变化。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图4:不同Cu电极上进行CO2RR时的产品分布,法拉第效率(FE)和电流密度(j)的变化。

韩布兴&吴海虹&康欣晨最新JACS:调控配位数引导CO2RR路径

图5:CO2RR过程中对Pot-Cu和Pul(3)-Cu进行原位表征的结果。

总结展望

本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验方法,阐明了Cu的配位数如何影响CO2RR中CH4和C2+产品的选择性。通过改变CuO电还原的模式,合成了可调节CN的单组分Cu催化剂。

具有高CN的Pot-Cu催化剂在-1.27 V下表现出82.5%的C2+产品法拉第效率(FEC2+)和514.3 mA cm-2的局部电流密度(jC2+),而具有低CN的Pul(3)-Cu催化剂则在-1.87 V下实现了56.7%的甲烷法拉第效率(FECH4)和234.4 mA cm-2jCH4。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金属的CN可以成为引导电催化反应路径的有前景的策略。

文献信息

标题:Steering the Reaction Pathway of CO2 Electroreduction by Tuning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Copper Catalysts

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10.1021/jacs.4c02607

原创文章,作者:wang,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6/01/3dfdf185f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