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EnSM:热响应聚硅氧烷屏蔽层助力锂金属电池 2024年6月9日 下午12:54 • 顶刊 • 阅读 16 锂金属电池(LMBs)因高能量密度(大于 350 Wh/kg)而备受关注。但其安全性仍是阻碍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LMBs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锂枝晶的生长和液态有机电解质的易燃性,以及滥用条件极易导致的热失控(TR)问题。因此,除了调控锂枝晶的形成和降低电解液的易燃性之外,抑制锂金属电池热失控也至关重要。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的谢佳教授和曾子琪等人发现硅酸四乙酯(TEOS)在高温下(≥80 ℃)能被金属锂触发进行缩聚反应形成热稳定聚硅氧烷网络。作者结合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PFPN)的不燃特性设计出了一种可钝化活性锂且不燃的电解液(TEOS/PFPN)。结果显示,使用该电解液的Li | NCM712软包电池能够轻松通过针刺测试。更重要的是TEOS/PFPN可以将热失控触发温度(Ttr)从160.4提高到252.7 ℃,同时将热失控最高温度从1188.7降低到723.0 °C。 图1. 作用机制 总之,与RCE和DME/TTE相比,当使用TEOS/PFPN时,锂金属负极与电解质的反应熵分别从-3645.6和-2088.4降低至-282.0 J g-1。此外,所开发的电解质可降低刺穿过程中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从而显着增强 1.5 Ah Li/NCM712 软包电池的安全性。 此外,在热滥用测试中,TEOS/PFPN 将软包电池的 Ttr 提高到252.7°C,优于与 RCE 和 DME/TTE 相关的 160.4°C 和 198.4°C 的相应值。同时,TR 过程中达到的 Tmax 从 1188.7°C 和 1193.0°C 降至 723.0°C。因此,该项工作揭示了电解质成分、锂金属行为和整体电池安全性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高性能储能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见解。 图2. 安全性测试 Constructing Thermo-responsive Polysiloxane Shields via Lithium Initiation to Inhibit Thermal Runaway of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4 DOI: 10.1016/j.ensm.2024.103499 原创文章,作者:wang,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6/09/1f19198ed3/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ACS Energy Letters:控制生长+缺陷工程,助力垂直PtSe2纳米片高效电催化HER 2022年10月21日 重大陈令允EnSM:ZIFs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进展与展望 2023年10月16日 北化工JMCA:调整In2O3/C的电子结构以增强其光催化CO2还原能力 2023年10月9日 广工大李运勇EES:高富氮三嗪基共价有机骨架的原位界面工程用于超稳定、无枝晶的锂金属负极 2024年1月27日 纳米级精度的3D打印,这篇Nat. Mater.太秀了! 2023年10月10日 中南潘安强Nano-Micro Lett.:引入水合两性离子实现高性能水凝胶电解质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