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悉尼科大/港城大AEM:NCM正极与Li6PS5Cl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空间电荷层效应机理研究

​上交/悉尼科大/港城大AEM:NCM正极与Li6PS5Cl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空间电荷层效应机理研究
固态锂电池(ASSLBs)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固态电解质(SSEs)与氧化物正极材料之间的界面问题,特别是空间电荷层(SCL)效应,一直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
​上交/悉尼科大/港城大AEM:NCM正极与Li6PS5Cl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空间电荷层效应机理研究
在此,上海交通大学崔立峰,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香港城市大学Chen Xiaodong等人通过创新性地构建了LiNbO3(LNO)包覆的NCM(镍钴锰氧化物)正极(NCM@LNO),显著提高了硫化物基固态锂电池(ASSLBs)的电化学性能。作者不仅确保了优异的正极兼容性,还通过原位检测和可视化SCL行为,为解决锂离子传输缓慢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作者结合了原位分析、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原位拉曼光谱,全面理解了SCL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并阐明了通过精确控制SCL配置与锂离子电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优化后的NCM@LNO正极在ASSLBs中表现出显著提升的放电容量,100个循环后为90.6%(144.8 mAh g−1),800个循环后仍能提供136.2 mAh g−1的容量。
​上交/悉尼科大/港城大AEM:NCM正极与Li6PS5Cl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空间电荷层效应机理研究
图1. SCL演变机制和锂离子迁移特性
总之,该工作为深入理解SCL效应及其对锂离子传输动力学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高效率ASSLBs的正极界面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指导。通过精确控制NCM@LNO正极的涂层厚度,作者成功实现了对SCL分布的全流程控制,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该项工作不仅推动了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也为未来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上交/悉尼科大/港城大AEM:NCM正极与Li6PS5Cl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空间电荷层效应机理研究
图2. 电池性能
Elucidating and Minimizing the Space‐Charge Layer Effect between NCM Cathode and Li6PS5Cl for Sulfide‐Based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enm.202304443

原创文章,作者:wang,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6/20/3761e9d83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