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第一作者:Divyani Gupta

通讯作者:郭再萍

通讯单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郭再萍,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阿德莱德大学教授,伍伦贡大学荣誉教授。

论文速览

对绿色能源储能技术进步和减少碳足迹的追求正坚定地朝着碳中和的方向发展。本论文综述了水系可充Zn-CO2电池(ARZCBs)的研究进展,这类电池在绿色能源储能和减少碳足迹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文章重点讨论了作为ARZCBs效率主要指标的阴极反应,即放电时的CO2还原和充电时的O2析氧,这两种反应具有不同的基本机制,通常需要两种不同的催化剂。文章强调了开发双功能阴极催化剂以降低复杂性和成本的重要性,并对未来通过开发高效的双功能阴极催化剂来提升ARZCBs性能的研究提供了见解。

图文导读

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图1:M-CO2电池的发展历程。

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图2:影响ARZCBs性能的因素。

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图3:列出了ARZCBs各个组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

郭再萍院士,最新AM:水系可充Zn-CO2电池的关键!

图4:CO2RR和OER在中性pH条件下的反应机制。

总结展望

文章总结了ARZCBs在实现绿色能源储能和CO2减排方面的潜力,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包括阴极催化剂的设计、Zn阳极的稳定性、电解质的选择和电池组件的优化。

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开发高效的双功能催化剂、改进电解质配方、优化电池结构和深入机制研究,以推动ARZCBs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文献信息

标题: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CO2 reduction and O2 evolution: A pivotal for aqueous rechargeable Zn−CO2 Batteries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407099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6/27/08bfe7744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