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Xinyu Chen
通讯作者:王金兰,周跫桦
通讯单位:东南大学
王金兰 ,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物理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获江苏省“333”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1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SCI论文总计200余篇,总引用已达16000余次,H-index 65,连续八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信息来源:https://physics.seu.edu.cn/jlwang/leader/list.psp)
周跫桦,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6月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学院,主要从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材料筛选、二维材料的模拟与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
(信息来源:
https://physics.seu.edu.cn/_s318/2022/0920/c29635a420478/page.psp)
论文速览
数据稀缺是利用机器学习(ML)开发新材料的关键瓶颈之一。迁移学习能够利用现有的大数据辅助小数据集上的属性预测,但前提是大小数据集之间必须存在强相关性。为了扩展其在不同属性和材料场景下的适用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结合对抗性迁移学习和专家知识的混合框架,可以直接利用从块体材料有效质量学到的知识预测二维(2D)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
通过对抗训练确保只提取体材料和2D材料之间的共同知识,同时融入专家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仅通过晶体结构,就以超过90%的准确率预测了2D载流子迁移率,并筛选出了21种载流子迁移率,远远超过硅且具有合适带隙的2D半导体。本工作使迁移学习能够在同时跨属性和跨材料的场景中进行,为用有限数据预测复杂的材料属性提供了有效工具。
图文导读
图1:从体材料有效质量到2D载流子迁移率的对抗性迁移学习示意图。
图2:通过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展示不同方法的性能对比。
图3:混合迁移学习骨架在2D载流子迁移率预测方面的性能和模型解释。
图4: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2D半导体。
图5: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代表性2D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总结展望
本研究开发的混合迁移学习方法结合了对抗性训练和专家知识,实现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属性间的有效知识迁移。本技术已被应用于2D材料,并且通过利用体材料有效质量的大数据,快速准确地预测了载流子迁移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迁移率预测仅需要晶体结构作为输入,但保持了与DFT计算相当的准确性,速度却快了五个数量级。
此外,从4266个候选材料中筛选出了21种载流子迁移率远超硅的2D半导体。该方法的成功在于有效捕捉了不同材料间的相似性,同时也表征了目标材料和属性的独特属性,从而促进了同时跨材料和跨属性的迁移学习,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本研究为解决ML辅助材料设计中的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一种广泛适用的策略。
文献信息
标题:From bulk effective mass to 2D carrier mobility accurate prediction via adversarial transfer learning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s41467-024-49686-z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6/27/3f18420e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