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黄晓东&清华何向明/王莉,AFM综述:LiTFSI的前世今生! 2024年7月13日 上午10:31 • 顶刊 • 阅读 20 第一作者:Zhen Li 通讯作者:黄晓东,何向明,王莉 通讯单位: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黄晓东,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特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入选江苏省双创、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计划。研究领域或方向:能量信息一体化器件与集成技术,微能源与智能微系统,MEMS传感器,纳电子信息器件与技术。(信息来源:https://ic.seu.edu.cn/huangxiaodong/main.psp) 何向明,清华大学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锂离子电池课题组学术带头人。(信息来源:https://www.imem.tsinghua.edu.cn/info/1334/2272.htm) 王莉,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年的研究集中于新型电极材料与制备技术、锂离子电池失效机理、固有安全性动力电池技术等。(信息来源:https://www.inet.tsinghua.edu.cn/info/1427/2260.htm) 论文速览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用于提高电池性能,是在锂离子电池(LIBs)电解液领域被广泛研究的锂盐。深入理解LiTFSI在LIBs中的基本机制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综述了LiTFSI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的作用,包括对负极保护的益处、促进快速充电能力以及支持电池在宽温度范围内运行。同时,论文也指出了LiTFSI作为电解液成分存在的具体缺陷,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利用LiTFSI的独特属性,概述了当前研究中有效利用它的策略。最后,论文讨论了对LiTFSI在界面保护机制研究的缺乏,尤其是在正负极界面多组分锂盐的演化机制,并对LiTFSI在非液态电池领域潜在应用进行了合理预测。本研究不仅提供了对LiTFSI更全面深入的理解,还有助于探索新的电解液体系。 图文导读 图1:LiTFSI和LiPF6的性质对比。 图2:a) 前沿分子轨道能级的模拟;b)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c) LiTFSI分解步骤的公式。 图3:a) 两种不同电解液中锂成核和生长机制的示意图;b) 两种不同电解液在不同阶段SEI(固体电解质界面)元素含量的变化;c) 在两种不同电解液中经过十个循环周期后SEI组成的变化;d) 浓度诱导的电池性能变化机制。 文献信息 标题:Lithium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de (LiTFSI): A Prominent Lithium Salt in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s – Fundamentals,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2408319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7/13/96f78e310c/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孙子其/廖婷ACS Energy Letters:s-MoO3助力HER中的氢溢出 2023年9月25日 汪淏田Joule:界面电化学-化学反应耦合,用于高效氧化烯烃制备乙二醇 2023年10月1日 无溶剂、高效光化学转化!西工大,最新Nature synthesis! 2024年11月16日 Nature Materials新突破:锂离子电池软共晶固态电解质! 2023年10月10日 中科大曾杰/耿志刚Nature子刊:空间解耦策略促进环氧丙烷电合成! 2024年5月1日 清华/浙大Science子刊:Ir-Sn对位点触发关键氧自由基中间体,实现高效稳定酸性水氧化 2023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