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Nature +1! 2024年7月30日 上午10:17 • 顶刊 • 阅读 32 大多数最先进的热电材料是无机半导体。由于定向共价键,它们通常在室温下表现出有限的塑性,例如,拉伸应变小于5%。 在此,来自吉林大学的付钰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玉梅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毛俊&张倩等研究者发现单晶Mg3Bi2在沿(0001)平面(即ab平面)施加张力时显示出高达100%的室温拉伸应变。相关论文以题为“Plasticity in single-crystalline Mg3Bi2 thermoelectric material”于2024年07月10日发表在Nature上。 金属通常具有延展性和延展性,这得益于离域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的强静电力形成的金属键。相反,由于定向共价键或离子键,半导体是脆性的,当原子滑动时,会出现排斥相互作用。传统的热电材料是无机半导体,其可变形性有限。 近年来,一些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无机半导体材料被报道,如Ag2S合金、ZnS、InSe和几种范德华材料。柔性热电器件主要用于人体热收集和个性化温度调节等应用,因此在环境温度下具有高热电性能的材料是非常需要的。 不幸的是,室温热电材料是有限的,更不用说对塑性变形的额外要求了。在这里,研究者发现Mg3Bi2单晶在室温下是塑性的,并且它们也显示出有希望的热电性能,优于最先进的韧性半导体。 Mg3Bi2结晶为典型的抗α-La2O3结构类型(),如图1a所示。为了表征Mg3Bi2基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制备了单晶(S)和多晶(P)样品。多晶Mg3Bi2和单晶Mg3Bi2都可以实现50%以上的大压缩应变(图1b,h)。 相比之下,Bi0.5Sb1.5Te3、Bi2Te2.7Se0.3、GeTe和ZrNiSn等热电材料的最大压缩应变小于5%(图1b)。当Mg3Bi2在六角形晶格中结晶时(图1a), Mg3Bi2与几种六角形密排(hcp)金属以及其他延性半导体之间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比较(图1c)。单晶Mg3Bi2抗拉伸应变高达100%,高于hcp金属和韧性半导体,可与退火Ag2Te0.7S0.3相媲美。 图1 Mg3Bi2的塑性变形性能。 在此,研究者发现单晶Mg3Bi2在沿(0001)平面(即ab平面)施加张力时显示出高达100%的室温拉伸应变。这样的值比传统的热电材料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并且优于许多以类似结构结晶的金属。 实验结果表明,变形的Mg3Bi2中存在滑移带和位错,表明位错的滑移是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化学键分析表明,Mg3Bi2中存在多个低滑移势垒能面,表明存在多种滑移体系。 此外,滑移过程中连续的动态键合防止了原子面解理,从而保持了较大的塑性变形。重要的是,碲掺杂的单晶Mg3Bi2显示出约55微瓦/厘米/开尔文平方的功率因数,在室温下沿ab平面的优点系数约为0.65,优于现有的延展性热电材料。 图2 变形单晶Mg3Bi2的显微组织表征。 图3 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强化和增韧机制。 图4 单晶Mg3Bi2−xTex沿ab平面的热电性能。 综上所述,研究者发现单晶Mg3Bi2的室温拉伸应变为100%。在变形的Mg3Bi2中发现了滑移带和高密度的边缘位错,证实了位错的滑动是塑性变形的潜在机制。 计算结果表明,在Mg3Bi2中存在多个具有低滑移势垒能的原子面,表明在Mg3Bi2中可以激活多个滑移体系。在滑移过程中,Mg-Bi的动态键合持续存在,从而防止了原子平面的解理。此外,单晶Mg3Bi2基材料在室温下的功率因数约为55 μW cm−1 K−2, zT为~0.65,优于目前最先进的韧性热电材料。 【参考文献】 Zhao, P., Xue, W., Zhang, Y. et al. Plasticity in single-crystalline Mg3Bi2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21-8 原创文章,作者:计算搬砖工程师,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07/30/6322f9c3c1/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三院院士孙学良,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3日 Chem. Eng. J.: 粗化铜对提高电还原CO2为C2+产物的选择性的作用 2023年10月11日 中科院理化所,重磅Science! 2023年11月5日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AEM:富镍正极锂离子电池降解机理及近期研究进展 2023年10月13日 宋英泽/张炜/蔡文龙Adv. Sci.:405.1 Wh/kg高比能软包锂硫电池! 2022年10月17日 武理麦立强/地大孙睿敏AEM:超快储钠1T-MoS2材料,可在25秒内放电/充电! 2024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