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今日第一单位Nature!

基于绿色磷化铟(InP)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仍然存在效率低和工作寿命短的问题,这对完全无镉的QD-LED显示和照明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不幸的是,造成这些限制的因素仍然不清楚,因此没有明确的设备工程指导方针。

在此,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唐爱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樊逢佳以及河南大学陈斐&申怀彬等研究者通过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发现最先进的绿色无镉QD-LEDs(普遍采用InP-ZnSeS-ZnS核-壳-壳结构)的低效率源于ZnSeS中间层,因为它施加了高注入势垒限制了电子浓度和陷阱饱和度相关论文以题为“Efficient green InP-based QD-LED by controlling electron injection and leakage”于2024年11月20日发表在Nature上。

河南大学,今日第一单位Nature!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s),由于其高量子效率和优异的单色性,有望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的领先技术。目前最先进的QD-LEDs使用基于镉(Cd)的II-VI量子点(QDs),但有毒的Cd元素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基于InPZnSeZnTeSeQDs被认为是CdQDs的理想无毒替代品,并且在这些QDs实现高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基于InP的红色QD-LEDs和基于ZnTeSe的蓝色QDs的峰值外量子效率(EQEs)超过20%

然而,尽管在材料和器件工程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使用基于InP的绿色QDs的无镉QD-LEDs仍然具有较低的EQE16.3%),对实现完全无镉QD-LEDs显示和照明构成了重大挑战。

与基于CdSeQDs相比,基于InPQDs的电子有效质量较低(0.077m00.13m0,其中m0表示真空中自由电子的质量),这应该使电子注入更容易。然而,InP的导带最小值较高。这可能导致较高的电子注入势垒,特别是在基于InP的绿色QD-LEDs中。

这些相互交织的因素,使得这些器件中的电子行为复杂化。到目前为止,对于InPQD-LEDs中的电子是否过多或不足,还没有达成共识,这需要完全相反的器件工程策略。因此,直接测量运行中的QD-LEDs中的电荷载体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表征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

在本文中,研究者使用电激发瞬态吸收EETA)来量化运行中的基于InP的绿色QD-LEDs中的电子浓度。通过比较基于InP和性能优异的基于CdSeQD-LEDs在不同波长下的发射,研究者发现,由于ZnSeS中间层施加的高注入势垒,最先进的基于InP的绿色QD-LEDs(普遍使用InP-ZnSeS-ZnSQDs)中的电子浓度异常低。

因此,辐射复合并不比非辐射捕获更有效,导致量子效率低和寿命短。研究者建议通过用ZnSe替换广泛使用的ZnSeS合金中间层来增加QDs中的电子浓度。然而,这会导致电子泄漏增加。

研究者进一步建议增加ZnSe层的厚度,以减少泄漏并保持高效的注入。这一策略使研究者能够在基于InP的绿色QD-LEDs中实现26.68%的峰值EQE、超过270,000 cd/m2的亮度以及在初始亮度为1,000 cd/m2时的1,241小时T95寿命,发射波长为543 nm,据研究者所知,这更新了所有当前记录。这些实验结果可以通过Wentzel-Kramers-BrillouinWKB)量子隧穿模型很好地解释。

河南大学,今日第一单位Nature!

1 EETA光谱学。

河南大学,今日第一单位Nature!

2 提高绿色InPQD-LEDs EQE的策略。

河南大学,今日第一单位Nature!

3 QD-LEDs中电子注入和电子泄漏的隧穿模型。

河南大学,今日第一单位Nature!

4 高性能InPZnSe-ZnS量子二极管的表征。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EETA光谱学,研究者确定了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绿色InP-ZnSeS-ZnS QD-LEDs效率低的原因——即由低电荷浓度引起的陷阱饱和不足。鉴于高注入势垒主要来自ZnSeS中间层,研究者采用纯ZnSe中间层以促进电子注入。

然而,这导致了电子泄漏的增加。研究者进一步增加了ZnSe中间层壳层以减少泄漏,最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26.68%EQE和超过1,000小时T95寿命(在初始亮度为1,000 cd/m2时),这两个值对于基于InP的绿色QD-LEDs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策略可以通过WKB量子隧穿模型合理地解释,研究者预测它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具有低电子浓度的QD-LEDs,如蓝色QD-LEDs。降低壳层能量势垒和增加壳层厚度应该是重要的初步尝试。

参考文献
Bian, Y., Yan, X., Chen, F.et al. Efficient green InP-based QD-LED by controlling electron injection and leakage. Nature (2024).

原创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4/11/22/c1bb187aa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