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全平台发布
-
王成新/雷丹妮EnSM:原位形成纳米锂铝合金负极实现高能锂金属电池!
可充电锂金属电池(LMB)的实际应用受到锂沉积不均匀和无限副反应的限制。在实际场景中,电池温度升高可能会加剧副反应并显著降低电池效率。 为此,中山大学王成新教授、雷丹妮副教授等人报…
-
孟颖Nature Nanotechnology综述:机器学习+CT助力电池无损检测和3D重构
主要内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不同材料吸收系数的差异,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够实现对材料的无损成像检测,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近实验室纳米级CT(nan…
-
破纪录!厦大杨勇团队AEM:将钴酸锂充电电压提升至4.7 V
研究背景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使用钴酸锂(LiCoO2,LCO)阴极和石墨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设备中应用非常成功。LCO阴极具有一系列优势,如高理论容量(274 mAh g−1…
-
黄富强/唐宇峰AFM:新型高容量Ti基负极,容量为TiO2的两倍多!
嵌入型电极具有预期的低理论容量,这落后于它们的高倍率性能和稳定性。 北京大学黄富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唐宇峰等开发了高容量TiNCl作为一种新型Ti基嵌入型负极。 图1. …
-
范红金/周江AFM:锌电池循环1600次,容量保持100%!
尽管过去几年在正极材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可充锌电池(RZBs)由于枝晶的形成和锌负极侧臭名昭著的副反应而受到性能快速下降的困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范红金、中南大学周江等开发…
-
孙学良/王建涛AFM:集流体调控实现美国先进电池联盟快充电池目标
较差的倍率性能是无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ASSLIBs)实际应用的一大障碍。集流体界面处的电荷转移动力学对于高倍率容量至关重要,但通常被忽略。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多伦多大…
-
孙世刚/黄令AEM:刚柔并济SEI助力10 µm超薄锂负极1300h循环
锂金属作为最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锂可充电池的负极材料,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锂金属负极中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不稳定性会导致低库仑效率(CE)。 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黄令等合…
-
祝红丽教授AM:全固态电池实现1000次循环!硅+超薄硫化物+NCM811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ASLBs)因其优良的阻燃性和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各种超离子导体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SEs)表现出极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 mS…
-
机器学习顶刊汇总:Nature、Nat. Sustain.、EES、CEJ、ES&T等成果
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Nature: 机器学习基于移动手机数据实现精准扶贫 新冠大流行摧毁了许多低/中等收入国家,导致了广泛的粮食短缺和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为应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
-
广工大李成超EnSM:可循环2000+小时,电解液溶剂化结构调节立功!
钒基化合物通常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性和高能量密度等明显优点,因此成为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正极的热门选择。然而,钒基正极倾向于溶解在弱酸性的锌离子水溶液中,导致在低电流密度…